刘老四是京郊昌平的一位普通农民。八十年代末,农村的青壮劳动力纷纷出门打工,老四没什么手艺,就会种地,承包了村里的120亩河滩地,种玉米。谁知那块土地十分贫瘠,又缺水,种下的玉米产量很低。那时在农村,吃饭已经不是问题,怎样发展才是问题。老四不是那种老老实实种地的土农民,他有想法,有精力,有干劲。通过熟人,他找到我们所,想让农科院的专家给出出主意。我当时在所开发处工作,帮助农民,推广品种是我的工作之一。我们所决定在这户农民家办个试点,推广我们的玉米品种。经过分析,我们建议他一是改良品种,种植我们所的高产玉米中丹321。二是建议他种植部分经济效益好、市场价值高的糯玉米品种中糯一号。三是建议他改良土质,开渠引水,四是在他家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制种基地,把一些小品种的实验材料放在他家的地里繁殖,每年给一定的补贴。并派出专家指导他。我利用在开发处工作的便利条件,每年给他提供优良的作物种子,为他生产的新鲜糯玉米包销(我们农科院的玉米鲜果非常好销)。几年下来,老四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产玉米品种中丹321有个特点:秸杆高,并且是青杆成熟,就是在玉米可以收获时秸杆还是青的,可以做饲料。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每年的玉米秸杆消纳成了问题,一般是卖给养牛户做青储(发酵后做饲料)。一大堆也卖不了几个钱。不安分的老四又有想法了。
(待续)
助人为乐,科技兴农、善莫大焉!
期待下文。
回复 1# 朱纪飞
农大哥知道主动找科研部门出主意科学种田很难得,若种地的农民都能这样,农村一定会迅速改变面貌。
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是好人,能组织外在有利条件帮助别人的人是善举。
赞赏你的作为,谢谢你的好故事。
下乡时,秋收后的玉米杆基本只有一个用途:燃料。烧火做饭、烧炕取暖全靠它。对于我们这些好吃的知青来说,它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当甘蔗吃。深秋的北方,寒风刺骨,我们猫腰站在垄沟里将玉米一个个从已放倒的玉米杆上拨皮掰下,然后用马车运回场院。掰苞米时我们总习惯用舌头舔一舔玉米杆的切口,如果很甜就留着当甘蔗吃。天冷风大,我们的嘴角常常被划得稀巴烂。没办法,那时白糖要凭票供应,而农村连票都没有。
如今,科学发达了,我想玉米杆的用图也应该不仅限于燃料了。
谢谢朱兄的好文,又让我想起年轻时那个好吃的我。
向北你是个二把刀的农民!哪有吃玉米杆的。 能当甘蔗吃的叫“甜杆”是高粱。您傻呼呼地舔玉米杆,舌头划破了那叫活该!
谢谢朋友们的热情关注!
看见没?看见没?顾兄、呵呵姐也吃过玉米杆咧!
其实,在北方甘蔗也叫甜杆儿。下乡时队里虽说五谷杂粮都种了,但主要还是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如大豆、甜菜只准按计划播种,小麦也是按计划种,多种是要撤职挨罚的。谷子、高粱都种得不多,可能是产量问题吧。收高粱一般不要女工,所以我们知青就只能吃玉米杆了(也叫甜杆儿)。
在知青点我基本算牛高马大那一伙的,是正经的整劳力咧。朱兄莫小看人赛。一年600工分不成问题呢。
回向北:顾兄所言才是玉米秸杆的真正味道。
您那600工分太可怜啦。是我两个月挣的分。只有朝鲜人才这么说。(《苹果熟了的时候》)
就是这个意思咧!文革朝鲜电影看多了。
我们队上一个男劳力一个工12分,女的10分,半拉子6分,每年夏天要挂锄,冬天要猫冬(回家过年)所以没有人能拿到满分。但远远超过600分。
纪飞兄是实干家,又是位热心肠的人,帮人没话说的,敬候下文。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