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
在950万人走向考场这天,药家鑫走向了刑场。
也曾经历过高考的药家鑫,据说原本是个“好学生”。媒体称:老师们依然记得药家鑫的样子,穿戴普通,待人客气,很守纪律,极少旷课。
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到世间来,不是为了杀人。他的人生目标,也不是做一个杀人犯。他甚至不是“预谋杀人”,比如备好凶器,潜伏在路边,单等张妙出现。但他确实杀人了,而且穷凶极恶,暴力血腥,令人发指。
那么,是谁让这个“乖乖”,一夜之间变成了“恶魔”?
答案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就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材”、“成器”。既然是“成材”、“成器”,自然不讲“成人”。一个孩子,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他到了社会上,应该怎样对待他人和自己?有哪些基本品质,比如“恻隐之心”,其实不可或缺?所有这些,学校和家庭都是不想的,也是不教的。他们关心的,是学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钢琴和英语过了几级,以及能不能当上班干部,等等。至于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的兴趣、追求、烦恼、纠结,根本就懒得去管。
我丝毫都不怀疑药家鑫父母对他的爱。我自己就是父亲,现在又当了外公,深知把一个孩子拉扯大,是何等的不容易。因此,药家父母此刻的心情,我完全可以感同身受。但我还是要问:你们的不容易,家鑫是否知道?你们对他的爱,他是否时时感受?如果是,那他应该知道,张妙的父母把她拉扯大,更不容易。张妙的儿子需要母爱,跟他小时候没有半点不同。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要杀人之女、杀人之妻、杀人之母?
也只能像孔子猜测宰予那样,药家鑫也有“爱于其父母乎”?要知道,有没有爱,是一回事;对方能不能感受到,是另一回事。在“望子成龙”思想的指导和支配下,许多家长都会把自己的爱深藏在心底,时时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不让孩子感受爱,也不让孩子回报这爱。他们以为那就会让孩子“成材”、“成器”,甚至“成龙”,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慢性杀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有爱心;而一个有爱心的人,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那前提,先得是“老吾老”、“幼吾幼”。父慈,子才孝;兄友,弟才恭。如果连自己都不曾感受到爱,那他又怎么会去爱别人?
也许,就连这个要求,都嫌太高。是的,也许。对于药家鑫来说,他甚至只要有“不忍之心”就行。试想,如果他是有这最起码之天良的,面对被自己撞伤的弱女子,怎么会举起屠刀,又怎么下得了手?何况还是连捅数刀!
这就让人怀疑,药家鑫短暂的一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性质,可以从他“母校”那里,看得一清二楚。那是怎样一种迫不及待的撇清关系,以及怎样一种恩断义绝的墙倒众人推啊!实际上,不但药家鑫的学校没有爱,其他学校也不多。如果有,那也是爱排行榜,爱升学率,爱这个那个工程,爱这样那样的奖项。试想,如果药家鑫不是杀了人,而是得了国际金奖,“母校”会跟他划清界限吗?
看来,从家庭到学校,都在“望子成龙”。而且,都在以一种“成王败寇”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就说中国高校那位“带头大哥”吧,眼睛里不也只有所谓“成功人士”吗?产生了多少“省部级以上官员”,不也被当作“骄人业绩”,沾沾自喜地挂在嘴边,四处宣扬吗?甚至就连科坛泰斗、学界领袖,也只能黯然屈居于高官权贵之下,更不用说无权无势的普通校友了。百年校庆,变成了弹冠相庆。正所谓:校友一堂,但见群星璀璨;高朋满座,无非冠盖如云。
这也并不奇怪。现如今的中国高校,早就变成了“山寨版的衙门”,还是官商勾结的那种。在他们那里,自然是帽子(官位)、票子(金钱)、车子(人脉)、杯子(奖项)、片子(知名度),五子登科!你说你是我的学生?对不起,没有四千万,不要来见我!
显然,这是一种完全没有人性的教育,因为其中只有“材”和“器”,没有“人”!结果怎么样呢?没成“大器”,倒成“凶器”了!
可见,让药家鑫变成凶手,并导致他的父母失去儿子,张妙的父母失去女儿,张妙的儿子失去母亲,让两个家庭都家破人亡的“元凶”和“首恶”,就是“毁人不倦”的中国教育!因此,应该判处“望子成龙”,判处励志、培优、成功学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非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挽救更多的药家鑫!
我注意到了药家鑫在受审时回答为什么要杀受伤后的张妙讲了一句话,说是怕农村的人太难缠了,赔偿各种损失不如及早结果她。
听到这里,我真是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全部思维,都是围绕着“我”,别人的生命都不在话下。
这里确实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方面一个重大疏漏,只是片面鼓励成名成才,对爱的教育极为淡泊。
现在的80、90后多以我为核心,万物皆备于我。把他们放在一起学习、工作,就尽是矛盾。这是个大问题,药家鑫不过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这个例子应当足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个高素质大三的学生,做出这种比土匪还凶残的事来,他十几年在学校里学些甚么?
药家鑫的行为确实非常凶残,他在学校里呆了十几年也不假,不知晏生老弟从何得出他是“一个高素质大三学生”的结论?真不知道药家鑫的素质高在哪里,完全就是一个缺失了基本人性的败类。
现如今的中国高校,早就变成了“山寨版的衙门”,还是官商勾结的那种。在他们那里,自然是帽子(官位)、票子(金钱)、车子(人脉)、杯子(奖项)、片子(知名度),五子登科!你说你是我的学生?对不起,没有四千万,不要来见我!
早有所闻,现在看来也确有此事。警惕啊!中国的高校机构。
回荷塘兄:我是这样想的,读书读得多的人就应该算素质高吧,药是大三学生,在学校里受过15年教育的人,应该算个高素质的人了吧。我这理解可能是不正确的。也许,他没有读书那么多年的书思想还纯洁些,读书读得多了思想就变复杂了,想得远了,心地就坏了、做人就阴了,做出的事硬要狠毒些了!(药大三的做法实在令人气愤)
我这人只读了六年书,以前一直对那些读书读得多的大学生很敬佩的。认为他们都属于高素质的人。我相信我对以前的大学生看法是正确的。而现在社会变化太大,高等学院里培养出这种大学生出来了。看来,我以前的那种认为和看法不能用在现在了。今后还真的要对现在这些大学生们改变看法了。谢谢老兄提醒。
易中天教授讲到点子上了,得赞一个!我国的教育体制十份落后、荒唐,有些方面还反动;完全违背了育人为社会发展,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务.
我2006年在原下放的常德县雷公庙镇修公路住了半年,因大舅老是乡中学教师所以对乡级中学有一定了解.一个学校五六百初中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求住校,不管学生离校远近,这样每个学生家长每月都要交一笔不少的钱给学校,作为学生的生活住宿费,增加了农村家长的负担,主要是隔断了学生与家庭联系,造成学生不关心、不了解自身家乡的现况和发展.一个乡级中学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报考关于养殖种殖专业的人,都是读普高,外出打工的,真是悲剧.
我看过学生的国家统一教材,有关德育的内容中说资本主是多么的反动落后,贫富差距是多么的大,引用的统计资料确还是1967年的,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完全不能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就是在走向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在进步.
我国人口多,工业化底子溥,按理应多培养实用性人才,从有关资料了解,发达的欧洲多国学生初中毕业后有百分之七十进技校,学一门手艺和操作技术;而我国大多数人进高中,一小部分进技校,还有一些直接当童工;今年有900多万生员考大学,录取率高达80%,毕业后社会又用不完,浪费了生员的青春,社会家庭的钱财;而我国现又同时出现"三荒",兵源荒、高校生员荒、用工荒,一个民族要持续的发展下去,这种不适用的教育体制要改啊!
老外时刻把这话挂在嘴上:I love you !
我们这句话总是说不出口:我爱你。
我历来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素质高低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
同意大队部的看法,药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本人当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我始终还是认为教育(含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和引导)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