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哥巴新著《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在香港出版发行
对知青运动的潜心解读
——读哥巴新著《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
当知青下乡的“有悔论”和“无悔论”在知青群体乃至社会各界争论不休时,一位老知青却在默默思考,潜心治学,伏案创作出近20万字的长篇论文。
不久前,有幸获得哥巴兄赠送的这篇论文打印本《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近期陆续拜读完毕,感叹作者尽管历经九年的知青磨难,而今却能以一学者的眼光和手笔,以史为证,理智思辨,条分缕析,深刻揭秘知青运动的真像,解读这场给千万青年学子带来的影响着终身命运的下乡运动。读毕不禁掩卷叹谓:这本研究知青问题的专著,该凝聚作者多少心血!
正在考虑为此书写点什么时,欣悉此书近日已在香港正式出版,作者给我发来该书图照,告知暂难在内地出版发行,我深以为憾。
该书打印本共分五章一百五十六节。
作者用一名老知青的良知和勇气道出这样几句开篇之语:
我们回望过去的
荒唐丑陋和苦难
是因为
想找出这一切的病根
朋友,不要害怕直面过去
如果没有直面过去的勇气
那又怎样开拓未来
……
关于当时高喊的“上山下乡是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一论点,作者收集了不少证据,旗帜鲜明地进行驳斥:既然高喊上山下乡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为什么绝大多数被动员上山下乡接受“培养”的不是当时受到信任的党政军干部子女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子弟,而是在学校被边缘化,受到排斥打击,被拒于中学、大学校门外的地、富、反、坏、右、资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子女?
作者还尖锐地指出:尤其到了文革中后期,招工、招兵、招学、走后门成风,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走后门,如有的群众戏称这一现象是,领导干部子女下乡是镀金,群众子女下乡是扎根。还有些顺口溜更是反映了当时实况,如一等人送上门(指回城),二等人走后门,三等人找窍门,四等人没有门。这一现象,更是使广大群众看清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实质。对于领导干部子女是镀金,而普通人家、尤其是出身不好的青年,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作者对下乡运动的起因研究尤费不少笔墨,如对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造成的严重就业压力的分析;国际形势与下乡运动的关系分析等。为此,作者还将视觉触及到过去国共两党的斗争,触及到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触及到前人很少研究的民国时期的经济,甚至将中国的这场下乡运动的根源上溯至康乾盛世……
确实,历史如同一根项链是不能割断的。我想作者正是依此观点,以历史的眼光,旁证博引,上下求索,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将这一发生在中国的严重影响数千万青年学子前途命运,乃至影响整个中华民族进程的下乡运动,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得不令人信服,让人感叹:被遮掩的历史面纱总会有人去揭开的。
作者除深刻解剖下乡运动的前因后果外,还对一些世说进行了一些梳理或纠正,如上述的“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之说;“农村需要有文化的建设人才”之说;“知青下乡是志愿的”之说;“一穷二白,人可多,底子薄与上山下乡”之说;“净化城市”之说等。
作者对历届知青下乡情况也进行了明晰的分类,如对50年代的早期知青的介绍;对文革前知青的介绍;对老三届知青乃至新五届和后五届知青的阐述等。
不难看出,作者还从湖知网中摘录了一些知青或后知青时代的生活片段,一些活生生的事例,使其著作的内容更充实和更有说服力。
作者凭一老知青的良知与阅历,参阅大量资料文件,站在历史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解读知青下乡运动,在国内出版界可谓独树一帜。同时,还原知青历史真像,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档案,其意义非凡,其功德无量。
虽然感觉作者在书中引经据典有过多之嫌,但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作者治学的严谨与求实,也可说这些引证的东西能更好地还原历史,见证历史。
知青写的关于知青的书,知青当然爱读,只是我们暂时还看不到这本在香港出版发行的书,但愿期待的时间不会太久。
热烈祝贺哥巴兄有关知青书籍在香港出版!
敬佩哥巴兄敢直面知青这一历史事件,敢讲真话,敢为人先的精神!
翘盼此书尽快在内地出版!
哥巴友的书能否为我搞到一本?是邓鹏教授为这本书作的序.
热烈祝贺哥巴兄弟《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一书在香港出版!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谢谢峭壁松对此书的评介,面对被粉饰被掩盖的历史,我们过来人要敢讲真话,敢写出历史的真实。
哥巴新著《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书虽然目前还无法在内地发行。但今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是无法封锁的。我相信迟早会有机会读到此书的。
哥巴的网易博客网址是: http://blog.163.com/tanshitong2@126/
内有此书转载。
回复 1# 峭壁松
祝贺哥巴兄的《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书籍在中国香港出版。
谢谢峭壁松君的报道。
敬佩哥巴兄弟敢为人先,直面知青这一历史事件,讲真话,讲实话的精神!
翘盼能得到你的著作,也希望这书能尽快在内地出版!
你是最棒的,我敬佩你
回复 1# 峭壁松
渴望早日拜读哥巴兄的佳作!
向哥巴兄致敬!
总有一天一切将大白于天下!
一等人送上门(指回城),二等人走后门,三等人找窍门,四等人没有门。
当年,我们公社有一个省水利厅某领导的公子,公社党委书记见了他都要点头迎笑。至于其在乡里的表现就不说了,没几个月他就被招工回长沙了。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我在独裁下生活了30多年,伤害和主题就在这。。。。。。惊人的相似,我们同住地球村,从不认识彼此,相同的际遇让我觉得你就是我的远方朋友,我等待,你的作品译成中文,我要先睹为快。这是几年前我的空间日志,今天祝贺哥巴新著出版,也以同样的心情,我要先睹为快。
热烈庆祝哥巴兄的《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这本书在香港发行,相信不久就可以和内地知青共赏!期待着!峭壁松 君辛苦了!
回复 1# 峭壁松
峭壁松评点很到位,这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回复 2# 椰风海韵
“热烈祝贺哥巴兄有关知青书籍在香港出版!
敬佩哥巴兄敢直面知青这一历史事件,敢讲真话,敢为人先的精神!
翘盼此书尽快在内地出版!”
慢慢等吧!
谢谢大肚子、金麦彭姐、乙丁、火土等朋友的友情跟帖。
回大肚兄:大肚兄所言极是,哥巴敢想,敢说,敢写。冲破历史的陷阱,为知青正名,确实了不起。
回金麦彭姐:让我们一起期待吧,相信一定能读到这本书的。
回乙丁兄:谢谢你的评说。一直无缘拜读你的那本大作,深以为憾。
回火土兄:我知道你慢慢等的潜台词。但现在时代变化快,如到台湾马上又可以私人游了。莫用老眼光看新事物喔。
只要看见有卖的,我会买一本。
祝贺哥巴兄《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在香港出版。
谢谢峭壁松君的报道。也谢谢五九兄的介绍。会到那里去看的。
《历史的陷阱》这书名取得好啊!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佩服作者哥巴敢说敢写有胆量。
当年曾经相信美丽谎言,掉进陷阱里的人,真想早日拜读,一睹为快。
回复 21# 峭壁松
谢谢各位朋友捧场。
拙作《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与知青》,只是一孔之见,只是哥巴从自己的角度对在中国“为什么会发生上山下乡当农民这一逆世界文明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潮流而运的运动”的尝试性解答。
还望朋友们批评指正哦。
另外,博客上只能读到很少一部分。因为哥巴一将拙文发到日志上,就出现提示“有……内容,只能自己看到,不能显示……”。也就不想发到博客上去了。
再补充一点拙作信息(见下图)
祝贺低调的哥巴兄出书,那个年代唯成分论,60年代中期下放农村的知青深受其害,哥巴兄以及老知青都属于受害者。
68年以后新一轮上山下乡运动,不论阶级出身好坏都到农村去滚一身泥巴,文革末期,百业待兴,的确是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一年后,文革收尾,城市招工,知青大规模招工开始,不少知青的家庭出身等问题又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坎。而我们这些所谓的良民出身,自然不忧虑政审这一关。
我为什么说69年秋到70是知青大规模招工开始?因为亲身经历这场梦,稀里糊涂下乡,稀里糊涂招工。走得那么急,回的那么顺利,我们生产队男女搭配6个同学,那次招工5个,仅剩一个父亲是国民党坦克兵的女同学(74年保送读工农兵大学)。我们班除了投亲靠友,下在一个公社的一共45人,69年底到70年回城35人,剩下那10人因为家里的成份高或父亲历史政治问题政审不过关。这35人中有3个招到煤矿下井,除瓦斯爆炸死于井下一人外,我们同学当年招工回城还有34个,(不包括投亲靠友的)。回城当工人的同学们,基本累及一生,我是唯一的幸运者,下半辈子没有当工人了。那么,当年10个政审不过关而被继续留在乡下的同学,有7个在1974年——1976年先后被推荐上大学和中师,在一起聚会时同学们说,后回城的这些同学因祸得福,我不这么认为,毕竟这些同学在乡下多吃苦好几年,理所应当弥补失去了的年华。如今,早期招工回城的退休费远低于这几个有文凭的同学,因为他她们所在单位大多属事业单位和高校,退休工资当然高于工人一倍以上。我想,这也是当年他她们因出身和政治原因而无法招工在精神上的一个弥补了。
有卖先买一本。毕竟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难得!
祝贺哥巴兄的《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书籍在中国香港出版 |
敬佩哥巴兄敢直面知青这一历史事件,敢讲真话,敢为人先的精神!
什么时候在内地有卖,期待中。
回复 1# 峭壁松
祝贺哥巴兄的《历史的陷阱,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书籍在中国香港出版。
祝贺!
哥巴兄的大作早已拜读,很佩服老兄的认真执作。可惜,这样的著作不能在内地出版啊!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