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兰亭已矣,觞咏犹在。 [打印本页]
作者: 易山 时间: 2011-1-11 21:56 标题: (原创)兰亭已矣,觞咏犹在。
兰亭的周遭已早不复王羲之携群贤少长作修鍥事时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了,然映带左右的溪流的痕迹还找得到,虽然是少水的冬季,但流觞曲水的雅趣还能从蜿蜒的泉床里遐想得出来。虽然也不是可以游目骋怀,又可极视听之娱的朗朗春日,但因为老先生集书法极顶和文法完备于一体的《兰亭集序》为镇亭之宝,因而,兰亭让人靠近的时候,有一种入芝兰之室的沁润之感。
兰亭归来,时常沉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别人且不论,我自己这三四年的时光竟如眨眼之快呢,那取诸怀抱悟言一室的屏前敲键,寒夜回帖,笔会议文,临堂咏诗,那因寄所托放浪形骸的山中畅笑、河边酣醉、御风而歌,踏波起舞,日子的流逝竟是千日好远了。
回想在职场为生计每天奔波时,好盼望能好好的睡几个自然醒,然后从从容容的在家吃早饭,然后这里那里的去旅游,带上我的老爸老妈把那书里看过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小桥流水、西风古道乃至飞阁流丹,绣闼雕甍尽数亲见。
今天与向北谈起陪老人家旅游的事情,她不无遗憾的后悔去年没能陪母亲去香港,遂成终身遗憾。而在我则在心里为我刚退休时的“每年带父母去一个地方”的宏伟计划的搁浅而慨叹不已。
07年我刚赋闲在家,带父母大连旅顺青岛游了一圈,那时父母的身体还能每天游玩半日,我记得我们在星海广场的靠海一边玩了整整一天,父母都还游兴不减。在青岛海边,母亲还在海水里踩了一会儿。
08夏天年我和姐姐陪父母去凤凰,父母的状况较之大连青岛游竟差了好远,在德夯,只是在下车周遭的小城里转了转,去那附近的寨子,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我们居住在凤凰小城里还是很惬意的,我们姐俩与父母上午在城里游玩,有时坐船上溯流下的沿河看看,有时包个车子去看附近的苗寨,下午爸妈歇在家里,我和姐姐出去玩。记得有回我们隔着沱江看见爸妈坐在阳台上,我们使劲“爸爸妈妈”的喊,他们却毫无反应。后来我大声喊他们的名字,他们立刻站起来向我们姐俩招手,他俩高兴的表情让我和姐姐高兴了好久。
09年姐姐和表弟陪爸妈和姑母姑父去了一趟香港,母亲在香港周大福金玉商号给我们和我们的儿媳带回来白金的项链作纪念,高兴地什么似的。我听姐姐说,父母亲特别是母亲基本上没怎么行走了,即使这样,还是觉得很累。
去年春末时节,我问母亲,今年想去哪里?母亲说想去看看长江三峡,我说行啊,带你去,可是母亲显出为难的表情,不行了,走不动了,春天看看油菜花就满意了。母亲的腰腿已经走不了百米之远,她每每回忆起我们陪她去北京、海南、大连、香港这些地方,总是说搭帮你们带我看了这些地方,现在哪里都去不了了。
国庆节,我和妹妹陪爸妈去靖港,进了镇子,居然没有游览车。母亲走了十多米就寸步难行了,只好由妹妹陪着坐在门口等候,我陪父亲在镇子里转了转。我试着说:妈妈,以后我们出来推个轮椅,好啵?母亲点了点头,从靖港回来后,母亲开始用拐杖了,之前,她一直是很抵触那个东西的。
四年前,我在知网邂逅了一位朋友,当时她被我快乐的神情感染,说我年轻。我说你多大,说这个话,她说我大你三岁呢。在我的感觉里,她的确比我老。现在想来,我现在比她当日还大,又老了四岁了。再回想我刚参加工作到学校教书时,那些老教师穿得灰不溜秋的,冬天早早的棉袄上了身,现在一算,他们当时也不过四十多岁,我现在比他们老多了。
我印象里爸妈在很长的时光都是差不多的状况,可是这几年突然老了,本来很利索能干的母亲骤然就变得老态了,我真的不能接受。而我,前几年身体状况很差,退下来以后,也许户外的活动多写,体力的劳动多些,伏案少了,倒还健旺了,真还如王先生所言“竟不知老之将至”了。
那天见潇雨姐朗诵朱自清《匆匆》时的情状,也有唏嘘之意。岁末之慎,不慎摔了一跤,于是抬臂欠身时有疼痛,坐在屏前翻看旧作,有些意念潸然。养了几日之后,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以往岌岌的事物无端的惹心之烦。对着王老先生的感言看看,才心惊魄动: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才警惕起来:原来是衰老攫住了我的心灵。
感谢我的爸妈提醒了我,恰在此时,服侍他们的保姆也不慎摔伤,骨折三月不能下床,这是我一下变得格外的被人需要,我整日需考虑到家政去再请保姆,还得在保姆进门之前先亲力亲为的解决父母的吃饭问题。我回到了往日忙碌的常态里,这样,回归的振奋就驱散了那百无聊赖的慵懒带来的空虚。
我现在每日处在辛苦而紧凑中,倒让我有了兴趣来继续这几年来我所热衷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状况能维持多久,但是,我有了一个这样的觉悟,我们要自觉的抵御思维的退化和身体的松懈,让生命的热度维持得久一些。
作者: 岸边客 时间: 2011-1-12 00:07
易山丫头新年好!又去绍兴了?期待写完。
作者: 要得呢 时间: 2011-4-23 10:04
我们要自觉的抵御思维的退化和身体的松懈,让生命的热度维持得久一些。
确实!经常运动、多些思维,让生命的活力维持得久一些。只要妳保持过去时光的做法,妳一定会象天鹅一样美丽健康活泼的!
作者: 易山 时间: 2011-5-4 18:51
欢迎要得朋友来我的园子,谢谢你认同我的看法,希望你一直保持这个这个观点,那么,年轻和热力便会常伴你的生命。希望常来指教。我许久没来园子打理了,迟复见谅。
作者: 要得呢 时间: 2011-5-5 09:59
我现在每日处在辛苦而紧凑中
紧凑是好的!说明生命在运动、生活有目的和希望!但愿妳少些辛苦,多些轻松!常到长沙县家园来玩罗。把妳的佳作一并帶上!
作者: 一笑了之 时间: 2011-9-23 18:55
好一份《兰亭集序》的白话文解读。我可以往这里面加东西么?你喜欢那种内容的?我在网络中混了有些时日了,写了不少七七八八的东西,分门别类的话,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和才女打交道是相当惬意经历,吾属于那种九死不悔求风流之辈。当然,此风流非彼风流,也不是迪公形容的那种风流。
孝敬父母也是一种风流,可惜我已经没有了这份福气。能扶着老父老母走那么几步路,都会是人生不可多得的回忆。
作者: 易山 时间: 2011-9-26 15:08
欢迎一笑了之先生来易山园子指教。我的园子疏于打理,只要是家事较多,上网不多。怠慢之处请原谅。
这篇关于兰亭的帖子是一些杂感收集,零零碎碎的。见笑了。
作者: 采青 时间: 2011-9-26 19:19
俺也有篇兰亭,贴来附和一下:
兰亭
诸暨到绍兴很近,时速一百码不须一个小时就到了。
人生真的是难料,去年来绍兴时认为此生或许不会再来了。没成想不到一年,我又踏上了这片土地。上次我是带着没去兰亭、没去和畅堂的遗憾离开的,今天可以遂愿了。——谢谢同仁们的体谅与支持,为了我的一己之愿,耽误了他们的行程,牺牲掉了他们的爱好。
找兰亭很是费了一些事,多走了一些路。大概是“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吧,到了兰亭镇,问了几个人都指错了地方。最后还是在回头的路上被我瞥见,一块不大的石头上刻着“兰亭”字样,这才找到入口。
兰亭是因为越王勾践曾在此种兰花,汉时在此设驿亭而得名。而它的扬名天下,则应该是因为书圣王羲之曾在此寄居,并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的缘故吧。
这里果然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鼎鼎大名的“曲水流觞”是一脉清清细流,它的周围有鹅池、鹅池亭、右军祠、流觞亭、小兰亭、御碑亭、墨华亭等景点。园中放着高山流水的古琴曲,伴着淙淙地流水声,使人感到静谧与安详,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顿时将尘嚣中的一切烦恼都置之脑后了。
想像当时四十多个名士雅集于此,列坐曲水两旁,任酒杯漂浮于清流之上,至谁前谁就即兴赋诗,真可谓风雅之至,我想这就是“魏晋风度”吧。鲁老夫子说过:“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魏晋时期的文人们大都特立独行,追求精神的超脱与生活的自由。贫与富、穷与达都不会太往心里去,重要地是寄情于山水,纵情于诗酒,享受真正的人生。正是这种“萧散简远”的生活形态,造就了魏晋时期一大批的风流潇洒的文人,也造就了王羲之的行草艺术与他两千多年来多少人想学也学不来的名士风度!
于是很有些羡慕起魏晋时代的人了,不需在意世界怎么啦,不必疲于奔命地跟上时代步伐,水前竹间,闲适地饮酒、作诗,过好生命的每一天。他们应该想不到,两千多年后的我们,竟然无法摆脱这个世界中的任何干扰,哪怕是一粒微尘。我们天天为着房子、车子、孩子而岌岌不安。这满目的青山绿水、万紫千红,谁又会真正静下来欣赏它,体会它呢?人们也许会说,我也想啊,可是没有时间与心情。我们会为了住得更好、吃得更好而消耗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却舍不得分一点点出来愉悦我们的精神。所以并非是我们比魏晋人生活得更艰难,只是追求不同罢了。
既然是书圣的故地,少不得有练字的地方啰。我们拿着毛笔,蘸着水在石板上写了一会儿大字,在各处看了看、照照相。我买了个挂笔的架子和一块刻着《兰亭集序》的青石镇纸便出来了。
过兰亭
莫道兰亭非旧容,鹅池清浅字碑丰。
洗凝一段晋时墨,渲染千年竹下风。
太宗去后云龙隐,曲水流来觞斝空。
只今谁是真名士,半为粉饰半为穷。
作者: 易山 时间: 2011-9-26 21:48
回复 8# 采青
采青来了?真使陋园增色,蓬荜生辉呢。欢迎采青!我的园子一下子来了两位高人,才女才子御风而来,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呢。那兰亭我是匆匆而过,不似在醉翁亭那般盘桓。所以只是印象一下。采青你的亭前游后的感悟让我显出浅薄来了,你到底还是你呢。欣赏你的信手挥洒和横空而来的感受,更喜欢你的诗。一笑先生苦于没有人帮携,这不现成的老师到了,还不见礼?采青既来了,就随便玩就是,咱俩投缘,在这儿不必拘束。你看那一笑先生,一来就口无遮拦,倒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也不知哪来的这个胆子,采青你说是不是?你来了就好,大家一起说笑,省得人家说三道四。
采青的笔耕有年头了,两年前,你的诗我就读了许多,只是不敢像天命兄那样像圈内人一样作评,心里可是佩服得紧。现在,你可把我的园子当个抽屉,搁写稿子在这儿,哪天有了兴趣开了自留地,我就帮着你搬东西。当然这样我现在读你的佳作就方便了,这是我的小九九 。真高兴采青来了!
作者: 不知天命 时间: 2011-9-30 20:38
关于那“映带左右”的溪流,还是序中的好,或观帖再想象的好,若是亲临其境的体会,说不定会大跌眼镜呢。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