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不可漠视的小人物之痛 [打印本页]

作者: 文斗    时间: 2011-5-27 21:36     标题: 不可漠视的小人物之痛

 

 

 

 

 

 

不可漠视的小人物之痛
——读霸哥《新浮生六记》


 

 

 

  今年以来,霸哥以《新浮生六记》为题,围绕着几位老知青回城后的真实故事,一连写出了数篇文章,而且至今还在继续写作之中。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身上没有耀眼的光环,经济上也不甚宽裕的角色。人生的挫败感常困扰着他们,命运注定了他们只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坦率地说,当最初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隐隐有些为霸哥耽心,他似乎选择了一个费力且不太讨好的题材,因为写这类的题材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需要长期的观察调查;更因为在当前乱花迷眼的网络文章中,在追逐夺人眼球、“娱乐至死”类帖子繁盛的氛围里,用这样一种严肃的态度去写一组小人物的故事,恐怕这类文章只会成为孤独的一族,远不会像其他网文那样受到热捧。
  然而,霸哥的系列文章却是接二连三地写着,一口气发到“之四”了。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似曾熟识的故人缓缓地走了过来,向我们展开他们的人生事故。
  秋半仙,一个有些荒谬的角色。其原型人物与我在乡下时还曾有过一些交往,表面看他似乎话语不多,兴奋起来却是大话连篇。记得那时他到队上找过我,曾拿出一本笔记本给我看,里面全是他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摘抄的许多精美文句,说起这些他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没想到自调到镇木材站当检尺员开始,他竟走过了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路,最后成为了一个以看相,算命为生的人。命运和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但相对其他几位人物角色的命运而言,秋半仙似乎还是要好许多,他好歹也在当地成了个名人,找他算命看相者络绎不绝。——只是不知道,当夜深人静时,他是否偶尔还会想起当年的那个笔记本,还有那蒙蒙胧胧的文学梦?
  在霸哥的笔下见到了久违的尤教授,其原型人物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记性极强,很有幽默感,他爱幻想,常闪烁着几分理想主义的色彩,偶尔写出一两首小诗来,也能得到大家的赞扬。回城后虽然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日子却是过得很艰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经折腾后的尤教授最后成了一个痴呆的人。在乡下时尤教授一知半解地读了一些理论书籍和社论文章。他把一些名词背得滚瓜烂熟,爱搬到四处使用,经常是油嘴滑舌,既不分场合也不看对象地宣扬自己的高深“理论”。不幸的是,回城多年后仍不改这个毛病,经常不择时机地与单位领导和同事大谈哲学,谈国家与革命。他固执地以为,这是立足社会的本钱,把玩这些空洞的理论可获得社会对他的承认,然而无情的生活最终还是压垮了他,如今整日被反锁家中在孤寂中度日。在这个急剧的社会变革浪潮中,究竟是尤教授错误地理解了时代,还是时代扭曲了尤教授?
  还有命途多舛的陈师长,回城后知青时代的恋人被强行拆散,中年遭遇婚姻大战,下海做生意铩羽而归,最后老婆弃他而去,生活每况愈下,过得十分窘迫。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干部子弟,一个工作认真踏实的工人,一个对家庭有着责任感的男人。他本应有一个美满的人生,可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残酷。我们常说世事如棋,在人生命运的棋局上,陈师长究竟是走错了哪一步?
  尤其悲惨的是平姑娘,她漂亮聪慧且多才多艺,但从中学起就开始因家庭出身遭人冷落歧视,在农村不幸被知青办主任强奸,在心灵中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回城后一直无法走出这个阴影,不得已与杨干部结婚后,却不料心灵中的创伤一再被对方撕开,在屈辱中艰难度日。虽然她的故事霸哥还没有讲完,但直觉已告诉了我们,平故娘最终难以逃脱红颜薄命的悲惨结局。
  就这样,霸哥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秋半仙、尤教授们的荒诞、无奈和艰难,目睹陈师长、平姑娘们的窘迫、屈辱和凄凉。让他们纷纷招工回城,让他们在岗位上努力工作,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霸哥却把残酷的现实给端到了所有读者的眼前。
  在阅读这些故事时,我总是不止一次地想起了余华的小说《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有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不公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沉重的情节之中,陈师长们仍然在苦难的伴随下活着,不时还透露出几分满足,以至让我们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也许,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其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理想。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历史就是这样进行着,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此刻,我想起了上世纪的哲学家波普曾经对所谓历史正册的愤怒指责:“这种残酷而幼稚的事件几乎从来不涉及真正在人类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事件。那些被遗忘的无数的个人生活,他们的哀乐,他们的苦难与死亡。这些才是历代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而存在的一切历史,大人物和当权者的历史,充其量都不过是一出庸俗的喜剧而已。”

 

 

  从霸哥的笔下我们读到了一个个的悲剧式的人物。在此,我想尝试着探寻一下他们的悲剧根源。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号召,将一大批青年学生中断了学习,从城市被驱赶到了乡村。他们在经历了理想的幻灭,经历了农村的落后与艰难,经历了远离亲人与缺乏文化生活的痛苦,经历了因家庭出身所带来的种种歧视后,深感前途渺茫,他们迫切地希望逃离乡村。在挣扎着返城过程中,城乡之中那种巨大的二元对立,处于社会最底层那种无助的残酷现实,使很多人忍辱负重、备尝艰辛,甚至留下了终身难以磨平的创伤。
  然而,城市不是伊甸园,城市里对于城乡差别的认识更加现实和无情,人际关系更加冷漠,职场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当社会发生巨大的转轨变型以来,由于那个特殊年代所造成的种种不足,使很多老知青逐渐被推到了社会的边缘,形成为一个庞大的灰色群体。
  不是吗?让我们来看看《新浮生六记》当中的这些人物的遭遇:
  陈师长与一个他并不相爱的巧妹子结婚,其原因就是他在乡下时的恋人娴妹子被安排当了民办教师,似乎回城无望了。在周围亲友的干涉下,他被迫服从了世俗,从而开始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陈师长与娴妹子的恋情成了城乡尖锐对立矛盾的牺牲品,屈从于现实使他们付出了终生的代价。
  仔细分析秋半仙的遭遇也是令人深思的。回长沙后,一方面是在乡下与他有了感情基础并怀下了孩子的菊香妹子,一方面是城市里卧病在床需要自己照料的母亲。在城乡对立的鸿沟面前,在个人前途与社会道德压力的痛苦选择中,秋半仙丢弃了在长沙的工作,舍下年迈的母亲,带着被撕裂的痛苦重返沅江。“男大当婚,女大当娶”本是人类的自然视律,但我们看到,爱对秋半仙而言,成了苦难,成了罪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付出了情感断裂和失去工作的沉重代价。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潦倒,以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进入了看相算命的行业。我们不知他那远在城市的母亲后来怎样了,但秋半仙酒醉后那一声 “我是不孝的崽咧,我对不起父母啊” 的哭喊,却使人震动和透骨悲凉。
  平姑娘由于在乡下时被知青办主任奸污,便从此再也无法从自卑与屈辱的阴影中走出了,结婚后丈夫也因此事对她任意欺凌侮辱,又遇单位倒闭下岗,以至生活凄凉无助。也许我们可以说她的性格过于懦弱。然而,性格是环境的产物,平姑娘从小父亲便被打成了右派,其父亲在人前长期是“畏葸不前”,“说话唯唯诺诺”,大家都“把他当电影里汉奸形象的代言人看待”,平姑娘因父亲问题,到中学便被剥夺了演出、队列之类的“风光”。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平姑娘不可能不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是扭曲的社会铸成了她的悲剧性格。
  文中的几个人物参加工作后,基本都在各自岗位上十分认真,甚至倾注了很大的热情。陈师长工作踏实勤快,一年后就入了党,后又当上了单位的小头目。尤教授当公交车售票员,别出心裁地将地名编成顺口溜来报站而博得乘客好评,为保护乘客的钱包不被扒窃,敢与小偷斗智斗勇。然而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逃脱不了下海、下岗乃至失业的遭遇。当媒体里反复在矫情地唱着“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时,我们的这几个主人公却沉浮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在大街小巷提篮摆摊,在心惊肉跳地逃避着城管的打击,平姑娘甚至在躲避中被打翻油锅烫伤。
  不可漠视的是,回城后的知青当中这类人物并不在少数。在曾经艰难挣扎过回到的这个城市里,他们更加艰难地挣扎着。
  我们可以说,这些人物都有自身的弱点。他们回城后应该努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应该努力改变自己性格中的懦弱,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应该克服心理障碍,尽早地从当年的精神阴影中走出来,应该调整观念,适应社会的变化,等等。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命运中的苦难和悲剧,实际是被四十多年前的那场文革及其上山下乡运动、以及其围绕这些运动所形成的那些思想体系早己决定了的。
  他们不想从头再来吗?况且他们大多因下乡而晚婚晚育,还背负着养儿育女的重担(如尤教授就称女儿为“秋丝瓜”)。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由于文革和上山下乡使他们过早地终止了学业,知识结构上的先天缺陷难以弥补,他们身无长技加之年龄老化,没有社会背景,经济资源和人际资源都严重匮乏,等等。现实没有可能再让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意争了,时光不会给他们从头再来的机会,苦难的宿命从此注定难以逃脱。
  悲剧是真实存在的,畸形的社会必然造就出一批畸形的人生。这么多年来,没有谁为因政策过失造成的伤害而对受害人补偿,文革等极左意识形态的危害尚没有清除彻底,平民阶层的人文关怀缺失,社会的价值体系迷茫紊乱……这就是悲剧发生的温床。这是一大批处于社会边缘的老知青内心中难以言喻的痛。
  苦难是什么?我认为苦难绝不仅仅是个人不幸的经历,它更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苦难也绝不仅仅是贫穷,更应该是精神上的苦痛挣扎。苦难绝不是偶然的不幸,而是一种必然。
  读着《新浮生六记》,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缝隙之间,在盛世的灿烂焰火照不到的角落里,有一群两鬓斑白的老知青正为了生计奔波在大街小巷。在他们蹒跚的背后,夕阳拖出长长的身影,红歌正嘹亮。

  

 

 

  在这个网站上,我们总是爱回忆起当年知青时的那些旧事,当旧事说得差不多了时,我们把更多的兴趣转向了聚会游玩之类的话题,有时一些无厘头的笑话帖子竟也可以筑起四、五页的高楼来。我们庆幸自己,在穿越过人生风雨之后还可以尽情享受黄昏欢乐。
  唯有霸哥,将视线投向了后知青时代的一群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的姓名与媒体无缘,他们没有、也不想去争取什么话语权。就是在我们的网络上、团拜会上和一些聚会活动中也都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或者是由于经济上的拮据,或者是还在忙于为生计波奔,更或者是出于一种自尊,他们正逐渐离开我们的视野。但霸哥却始终关注着这些昔日的患难兄弟姐妹们,他曾多次为下岗知青朋友奔走于社保部门,为他们争取晚年保障的权益。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的《知青二字值万金》小品中,那个热心为知青朋友找房的“巴哥”,原型人物也就是霸哥。今日读《新浮生六纪》,使我再次对霸哥那富有怜悯和同情心的品格肃然起敬。
  怜悯和同情,是一个社会正常与否的标志。我非常尊重基督教和佛教中关于“怜悯”的教义。当大多数人都把怜悯似穿旧的衣服一样扔进垃圾箱时,专制、暴力和漠视人权便有了应运而生的温床。怜悯与同情代表着一种毫无私利的爱,一种至柔至刚的善。有了怜悯,人与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才有了一种息息相关的神秘联系。当人生陷入困苦的黑暗中时,怜悯是一盏可以捧在手心里的烛光!
  正因为此,我要向霸哥深深地鞠上一躬!

  

  可能由于霸哥的文章是采用每写一段便发一帖的做法,因此在网上读起来感觉有些支离破碎,缺乏完整和连贯性,严重地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程度,导致了这些文章的点击率不算很高,往往很快就沉了下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外,我感觉作者在述说这些人物的命运时,有点流于自然主义的趋向,对于其命运形成的社会和思想根源挖掘意识不够强,有时甚至像侃大山般地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些希望在今后的作品中能有所改进。
  《新浮生六纪》的故事还在继续写作之中,那些普通人物的生活也还在继续着。在此,我期待着霸哥出现更多的好作品,更期待着陈师长们这些朋友今后的人生会有所改善,能过上一个稳定幸福的晚年。

 


 


作者: 易山    时间: 2011-8-14 21:59

回复 1# 文斗

 

  文斗兄的这篇文章,我读了三遍了,因被锁定回帖环节才没有回帖。这回将它转帖,是为了回帖。朋友们看后请勿跟帖,以免出现期望外的插曲。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有一份很重要的史料是关于我们国家一千多年前的关于土地的纠纷,它不是出自大唐皇家的史料库,也不是记录皇室宗族的大事,而是一位敦煌一任节度使审理的一位寡妇阿龙和她的小叔子索进君为22亩土地发生的纠纷的记录。在正史里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得失争端和与其相关的人和事所反映的唐代生活提供给后来的学者更为真实可信的史事依据,因而这些先是湮没在故纸堆后来散落在尘嚣直上的敦煌路上的写满蝇头小楷的字纸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相对于那些粉饰篡改的正史,这是后来的人们更需要的东西。 

   霸哥笔下的每一个返城的知青个体从他的笔端走下来,完全可能消失在茫茫终生的人海里毫不起眼,但把他们冲击得上下沉浮的时代的风雨却恰巧是我们都亲生经历过的岁月,霸哥用尊重现实、尊重人性的负责和公允的态度描绘这些活生生的我们中的你我她,留下的是一个社会阶段的如实画面。今天我们又一次探讨我们该怎样抢救历史记忆的时候,霸哥的写作无疑是最值得称道、最值得效仿的。文斗兄以他由来已久对知青历史的思考所达到的成熟和远见,写下这篇振聋发聩的评析文章。既显示了一位老知青的阅历,又表现了一位文化人的底蕴。我由衷的敬佩霸哥、文斗这两位老知青,希望他们的文章能够留在我们国家正当的文库里,让我们知青形象更加丰富真实的站立于史事中。


作者: 西岭望雪    时间: 2011-8-14 23:30

回复 1# 文斗

 

       文斗兄,初次在茶座看到你这篇帖子,由于加锁跟不得帖,好生懊恼,原先我对你并不熟悉,但见文如见其人,让我对你顿生好感,并生敬慕之心,故在(我们的视野)发行会后写了一篇感文,其中就引用了老兄在(不可漠视的小人物之痛)中一段极为精采的文字,今天,我将这篇文章作为跟帖附在下面,请老兄赐教!


作者: 西岭望雪    时间: 2011-8-14 23:31

回复 3# 西岭望雪

                             观《我们的视野》有感

        作为老知青,我以十分愉悦、虔诚的心,参加湖南知青网举行的网文丛书之二《我们的视野》首发仪式。当我手捧这本厚重的、散发着浓浓油墨清香的画册影集时,心情激动,难已自已。

        锭蓝色的封面中央,一只幽深的聚焦镜头,闪烁着睿智的蓝光,与你目光对视。左上角书楣上庄重地印着《湖南知青网丛书之二》,右下角是《湖南知青网》五个笔走龙蛇的行书。正中是《我们的视野》五个亦庄亦谐的大字。

        打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网内著名书法兼摄影大师“难得不糊涂”君龙飞凤舞的题款及网内资深写手才女“东乡妮娜”充满激情一语中的、透着女姓特有的丝丝入扣的细腻书评。

        感谢《我们的视野》大多数作者莅临,才使我有机会得到这些画册作者的签名。这绝非一本普通的画册,密密麻麻的签名,每一个网名的后面,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看着这些熟悉的网友,从策划、主编、编辑、装帧设计到题记撰文、标题题示,所有组委会工作人员,无一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他(她)们都是聚焦在湖南知青网旗下的经历坎坷磨练的狱火重生的“老知青”。

        虽然对摄影这门艺术,我算得上十足的门外汉,但丝毫不影响我对《我们的视野》的热爱。怎样选择角度,怎样测算距离,怎样判断光圈,我不能说上一二,对画册中一百九十八副作品,我品读不出奥秘,但她们在我的眼里,副副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副副都是最好的精品。

        正如网内资深摄影大师“师嫣”在《序言》中所说的:“《我们的视野》昭示的,不是一代知青人生轮回,也不是莫测的命运,应当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是人性及人之尊严的回归。与青春练狱中只能看到的饥饿、凌辱、苦难、甚至血醒那方寸之地比较。今天,《我们的视野》中看到的光明、多彩、真情和诗话写意的“广阔天地”。即使视野中一角仍还有浓重的阴影,但已不妨碍“我们举起相机,去发现美,发现爱,发现希望,去纪录一个变革中的时代与体会”。

        虽然,我们已不再年青,鬓角的霜花已染上了岁月的年轮。虽然我们并不富有,大多数人还在“后知青”年代的贫困线上。但是,我们拥有一颗年青的、向往生活的心。我们用《我们的视角》。发掘人间的“真善美”,我们用镜头去记录五彩斑澜、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人生。

        曾经多少次扣问自己,什么是人生的“生死观”?“人与动物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人生怎样才算过得有意义”?当我翻阅着湖南知青网网文丛书《我们的故事》和《我们的视野》时,仿佛从中找到了孜孜以求的答案。

         当一个人从娘肚子里“呱呱”落地,在喧嚣尘世中走过几十年光阴。不管他(她)获得多么成功,也不管他(她)遭遇多么的失败,但造物主是公平 的。这个人将面临大家都有的共同结局“死亡”。有些人大红大紫,富贵一生,甚至临死还能为子孙留下丰硕物质。有些人经历磨难,坎坷一生,却能将自己的经历为后人留下 一些精神遗产。物质的东西,随着岁月时间的流逝,终究灰飞烟灭,被历史风化、消亡、遗忘。而精神上的东西,却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之中,永远闪烁发光,是激励后辈们的动力,指引着子孙后代们前行。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于从心底里感叹!,在湖南知青网里,聚焦着一群让我敬佩,让我感动的人。尽管他(她)们已将激情澎湃的青春葬送在那动乱的年代,尽管他(她)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尽管他(她)们的声音非常的微弱。但他(她)们历经劫波,自强不息,以亲身的经历,亲身的感知。用纸笔、用镜头,向社会、向同伴、向后人书写着历史,纪录着历史。岁月更替,沧海桑田。很多年以后,当现在的一切都已进化得不复存在的时候,甚至人类已进化到移居到别的星球的时候。也许,人们还能从浩如烟海的文字及影片历史中了解到,在公元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在湖南,曾经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他(她)们的名字叫“知青”。

        翻阅这几本沉甸甸的《我们的视野》画册,一副副精彩的画卷跳入眼帘。随着摄影人的足迹,我看到了大漠的雄浑,江南的秀美。东海渔村的日出,苍山落日的余辉。从春天嫣红绽放的杜鹃,到夏日映碧连天的荷花;从秋日金黄的稻稷,到冬日皑皑的白雪。我仿佛看到独行侠“矮虎”骑行着摩托车,在青藏高原的雪域上驰过。我仿佛看到“向北挺进”,为摄一副鹭鸟的之作而孤守早春的寒江。我仿佛看见,“子耿子”夫妇徒步穿越深入新疆腹地的身影。我仿佛看到“蓝天秋水”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江风扑面、玉树临风。嗬,你瞧,这群勇敢快乐的近六奔七的“老知青”,挎着长枪短炮,将足迹洒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世界的角落,为我们献上了这本流光溢彩的清雅华美的画集。

        去年年底。湖南知青网举行了《我们的故事》首发式。时隔半年,今又举行了《我们的视野》首发式。一本是网文集,一本是影画集。这绝非两本普通的书,它们不是茶余饭后聊以休闲的读品,也不是闲置在书架台面上附庸风雅的摆设。它是凝注着一代用亲身经历和敏悦视角浇成的透着心血的自己创作的书。是矗立在我们心灵之上的熠熠生辉的丰牌。

        诚然,我们的作品,也许还有有些稚嫩,且大多数作品反映的是秀丽山川,风华雪月,一片祥和景明、歌舞升平的景象。与老知青们历经大难、劫后重生渴望和谐安定的良好愿望之情密不相分。但我们还是想说,我们的视野可以更加开阔些。正如网内资深网友“落霞孤鹜”在《我们的视野》题祝中所叙的那样:“何况摄影作为一种”特有的写真方式“旨在表现真实……。这些形式上或许不见得美 ”,内容上或许不那么典型”,甚至司空见惯的平凡和普通,却是渗透着人性关爱与悲悯情怀,以镜头的语言直达心灵,撼动情感。”

        是的,我赞同“落霞”的观点。也是出自我心底的声音。纵观一些震撼人们心灵的世纪大作,很多并不是出版名家大师,也不是出自重大的国际性大事。恰恰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恰恰是镜头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恰恰是被生活在这些人或事物身边的小人物及他(她)们开阔的角度和视野发现、观察和拍摄出来的的一瞬。

        近来,在网上阅读到“文斗”兄的一篇网文《不可漠视的小人物之痛》,正如他在这篇文章中所叙述的那样:“高楼林立的城市缝隙之间,在盛世的灿烂焰火照不到的角落里,有一群两鬓斑白的老知青,正为了生计奔波在大街小港。在他们蹒跚的身后,夕阳拖出长长的身影,红歌正嘹亮”。看到“文斗兄这篇散文,我是痛快得无法形容,连声道 “好”。我想,也许无需远足寻觅,随时随刻,此时此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周围。你以你独特的经历,独特的视角发现寻觅到 你所要拍摄的东西。也许,就在那一瞬间,你记录的不是一位小人物或一件小事。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一个令人震撼、令人感动的事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变革的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昔日的苦难将一去永不复还。人们向往美好,渴望和谐安定的愿望将掀开历史新篇章。我们湖南知青网将会有更多 的网文丛书问世。我有理由相信,随着网内摄影的网友们越来越多,随着网友们手中的长枪短炮越来越精良,也随着广大网友“色”手们的视野越来越广阔,将会有更多、更好更深刻的作品问世。

         最后借用网友“80个知青娃”在《我们的视野》中的题记,作为的拙文的结尾:“禅者说:你看见的原是你的影子,摄者说,只有历经磨难的成熟,才能去发现一个以博大的世界。行走在生命与无影的风景线上,用《我们的视野》去发现美、解读美,于是镜头下的风光,就成为走过风雨的一代人真诚的诠释。

          感谢你,湖南知青网!

          感谢你,《我们的视野》的全体编职人员及全体“色手”们!

                                                写于二00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