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见证张坊的知青桥》后面的话
张坊原“财公桥”或曰“张坊桥”,在2005年经过改扩建后命名为“知青桥”,我认为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张坊地处湘东,与江西铜鼓比邻,丘陵地形,山地风貌,是客家人聚集之地。乡民告诉我,当年日寇也只打到官渡而望山止步,上世纪50年代末修筑了公路后,这里的交通才算得上便利了。
张坊也有难于启齿的传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经在这里被张坊的民团捉过,留有“遇险处”,鲜有人知;比邻的铜鼓的“脱险地”却是别样的风光,建有“纪念亭”,毛三代也光顾拜谒。
张坊的居民大都是数百年前广东移民的后裔,语言是客家话为主。令我新奇的是这些乡民除了客家话外,都能说浏阳官话,也能讲长沙,株洲,湘潭混成的“湖南普通话”,不少字词的读音都和古代汉语相同。这不难想象,张坊与外界的联系并没有因为大山而阻隔,善于并乐于与外来族群和人群的交往,也印证了这里的人们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世人的胸襟。
最早始于1964-1965年,他们就接纳了来自湘潭市,长沙县的大批知青。自1968年后,株洲和浏阳县城的数百知青先后来到这里。人口的增多,“壮劳力”的介入无异于是在于山民“争食”。然而,当地百姓都能“笑纳”;省城不少厅级处级干部拖家带口地被贬张坊,也被当地的政府和百姓奉为上宾。不少在江永,靖县等湘西南挣扎多年而前途无望的知青,也纷纷转点浏阳张坊,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张坊老百姓称因时运不济纷沓而至知青和干部为“下放知青”,“下放干部”。 把我们介绍给他人时,那种语气,充满了悲悯:他们是下放的啊!
我们或者说“我”,曾经“高贵”过吗?答案是否定的。知青大都被冠以“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是“狗崽子”,是城市里的贫民,充其量有个城市户籍。
连户籍都被剥夺了还受乡民尊敬,一声出自当地人之口中的“下放”,多少能感觉到山里人的“高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随着时光的流逝,知青漫步在老年的边缘,怀旧之心油然而生。关注当年曾经劳作过的山乡及其乡民,关注当地的建设与发展几乎成了老知青的功课;时不时地到乡间走走看看就显得极其自然。遇着能够关心或者能够尽点绵薄之力的时候,大部分知青也不会袖手旁观。能够捐资修桥补路更是我们这代人尚未泯灭优良传统的体现,不谈义举,善举,就是人性使然。
知青桥并不雄伟,落成之后自然是新桥,她和建设中的新街区浑然一体,共同展示了时代的进步。能够让普通知青题写桥名,则是另外一种进步。如果这桥的独特性果真是全国仅有,那么也体现了这些年轻“小官”的远见和胆识,也从侧面再现了浏阳人“敢为人先”的传统。
当年在张坊镇担任领导职务的镇长,书记也就30来岁,现在已经在浏阳市和长沙市担任相关级别的领导,就可见一斑。
历史如果能够记住知青,历史更应该记住那些能让知青不被遗忘而做出贡献的人,说大点,那就是张坊的人民!
历史如果能够记住知青,历史更应该记住那些能让知青不被遗忘而做出贡献的人。
“历史如果能够记住知青,历史更应该记住那些能让知青不被遗忘而做出贡献的人,说大点,那就是张坊的人民!”
说得好!
山人对知青桥的贡献已经写上张坊历史的丰碑!
“历史如果能够记住知青,历史更应该记住那些能让知青不被遗忘而做出贡献的人,说大点,那就是张坊的人民!”浏阳人民都记得你哟!
历史如果能够记住知青,历史更应该记住那些能让知青不被遗忘而做出贡献的人,说大点,那就是张坊的人民!还有为此付出了心力,财力的杨学诚!
能够让知青题词主要是张坊小镇的年轻官员的真知灼见。他们才是值得颂扬的。
感谢各位,同时也请大家能有更深刻的评论。
历史记住了知青,知青们更记住了曾经共同走过艰苦岁月的父老乡亲!
知青桥永存!知青情永存!纯纯的乡情永存!
回复 1# 苦椎山人
苦椎兄的知青桥系列最有价值处,我以为就是通过这桥的建成,把曾经似乎要断裂的时空,把可能遗忘的岁月,把最感人而又易被淡漠的情感,在特定的背景下和特定的人物努力下,次第贯通了,从而为后人带来了多方面的思考。这小河上的桥,农民的桥,知青的桥,心中的桥,将引领我们走向大爱大善的境界。
为苦椎兄叫好!
非常欣赏你的作品,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
“知青桥”会流芳百世!苦椎兄,你做了一件了起的大好事,你是知青的骄傲!
爷爷了不起!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