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种视角] 阴谋与孝道 [打印本页]

作者: 艾木地    时间: 2011-5-21 09:35     标题: [一种视角] 阴谋与孝道

 

阴谋与孝道

 

《二十四孝》的故事曾经感动中国,不过现在看来,这些故事其实很“雷”人。

 

第一个故事是《孝感动天》,故事主角是舜。舜出生在贫困家庭,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在舜的母亲去世后娶了继母,生下小儿子象。这个家庭的人口构成并不复杂,却发生了一系列怪异的事情。舜的父亲伙同继母、弟弟,多次企图谋杀他。一次,父亲让他修补谷仓顶,等他爬上去后,他们却在谷仓下纵火。舜看来是个物理学爱好者,他手持两个斗笠,靠这两个“微型降落伞”安全落地,然后像没事人似的回到家里,依然对凶手们很好,耐心等待下一次谋杀。

 

后妈和异母弟弟想谋害舜,动机还算可以理解。亲生父亲一而再、再而三企图下毒手,这事太奇怪。莫非他怀疑舜不是他亲生的儿子?书中既无暗示,也无明表,我们不好随便揣测。另外,瞽叟是盲人,害起人来却每每亲自上阵,身手似乎还很利索,着实让人生疑。莫非他是装瞎?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并未张扬的谋杀却成为了全国皆知的秘密,由此为舜赢得了天下第一孝子的名声。而这种名声,正是他最终获取首领位子的关键。如果放在现在,媒体多半会怀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

 

《戏彩娱亲》中的孝子老莱子是《二十四孝》中的笑星,他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避乱世逃到蒙山。为让父母心情愉快,这位70岁的老先生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摇拨浪鼓,撒泼打滚,简直就是一位“芙蓉爹爹”。他的父母假如神志还清醒,肯定笑不出来,倒是会着急,因为儿子看起来像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埋儿奉母》是《二十四孝》中最恐怖的故事。情节大致是:晋代隆虑人郭巨,出身于富裕家庭。父亲去世后,他把财产继承权让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却独自承担起赡养母亲的义务。后来他越来越穷,连饱饭都快吃不上了。他老妈很疼爱3岁的孙子,常常自己挨饿让孙子有饭吃。郭巨觉得儿子成了自己行孝的障碍,于是和老婆商议:“咱们俩功能都正常,以后还可以再生几个儿子。老妈死了就不会有老妈了,不如活埋了儿子,省下粮食养老妈。”真是一张床不睡两样人,两个糊涂蛋一拍即合,拿上铁锹就去挖坑了。只挖了两尺,就出人意料挖出一坛黄金,上面还有说明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一家子从此过得很幸福,郭巨孝顺的美名也传遍了天下。

 

郭巨赡养老妈没错,当他能力不济时,为什么没去求助两位弟弟?难道开口找弟弟帮忙,比活埋儿子需要更大勇气?成就一个孝子,必然要抹黑他身边的亲人,郭巨的两个弟弟因此成了猪狗不如的不孝子。古代极品孝子的出炉,大抵都得走这样的程序。

 

郭巨埋儿居然挖出了金子,端的是舍得孩子不仅可以套狼,还可以套出富贵名利。这个故事会不会引起某些愚人的贪欲?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二十四孝》应该对此加以备注:“专业表演,切勿模仿。”

 

“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鲁迅先生这样写道。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作者 朱 辉

 

 


作者: 紫月亮    时间: 2011-5-21 09:47

难道那时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样的故事居然还流传千古!
作者: wanho    时间: 2011-5-21 09:52

另一種方式的愚民
作者: 狄德罗二世    时间: 2011-5-21 13:08

 

     如此得孝名看得让人心寒、变味;其实现实中的孝,尽到义务就行,要想特意去取得名份就虚假了!


作者: 顾月影    时间: 2011-5-21 13:30

谁什么,一当到了追求名分的时候,就开始异化——走向虚妄,变得可怕起来!
作者: 楚风    时间: 2011-6-4 22:32

    

 

     所以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一走极端就变味甚至可怕。鲁迅讲,“幸亏我的父亲不是郭巨,否则被埋的就是我了!”

     我现在特别不愿意同那些讲“凡是”的人讨论问题。他们的出发点往往不讲某个问题的本身,而总喜欢讲这件事是谁做的,这句话是谁讲的,那就是经典,挨都挨不得,狗屎都是香的。

     遇到这样的人,我情愿退避三舍。


作者: 良良哥    时间: 2011-6-4 22:53

古时候的故事还是讲古时候的故事,现代人也不去学那二十四孝了!
作者: 大肚子    时间: 2011-6-5 11:49

二十四孝也就是二十四孝图是古代宣传儒教和孝道的一种通俗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对之有不同看法这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我看并非一无是处。
作者: 哥巴    时间: 2011-6-5 15:06

回复 1# 艾木地

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院墙上的石雕好象是二十四孝图

P1180251.jpg



图片附件: P1180251.jpg (2011-6-5 15:05, 138.15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71832&k=fce528a9d658cbf51329f2e76f701179&t=1732626403&sid=54Yv4Z


作者: 大肚子    时间: 2011-6-5 22:27

    哥巴兄说得不错。我今年到过此处。
作者: 信马游缰    时间: 2011-6-6 09:15

回复 6# 楚风

 我现在特别不愿意同那些讲“凡是”的人讨论问题。他们的出发点往往不讲某个问题的本身,而总喜欢讲这件事是谁做的,这句话是谁讲的,那就是经典,挨都挨不得,狗屎都是香的。遇到这样的人,我情愿退避三舍。”

 

这点深有同感!


作者: 雨后斜阳    时间: 2011-6-6 09:32

        “百事孝为先”俺以为还是冒错,连自己怎么来到世上都可以忽略不计还谈什么立足于世?

 

     二十四孝就未免扯得过于复杂了,何况观念总是不断转化的。


作者: 朱纪飞    时间: 2011-6-6 11:05

             我们中间也有“两个凡是”:凡是外国的,欧美的事,都是那么完美,那么令人羡慕,令人崇拜。“啧啧,看人家”!凡是中国的,传统的,“自己的”,都是那么落后,那么愚昧。那么不屑一顾。

   对这样的人我也无话可说。


作者: tsy8012    时间: 2011-6-6 11:28

 

    广达就进步,狭隘就落后,各有各的标准。


作者: 楚风    时间: 2011-6-7 09:12

    

 

    “知耻”方能“后勇。以史为镜,方能知兴替。一个经常能够反思,知其不足,博采众长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知错不改,妄自尊大,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狭隘民族主义对我们当前的社会究竟有什么好处?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