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郴州俗语的文化特征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政协    时间: 2011-5-18 21:27     标题: 郴州俗语的文化特征

作者:邓红华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723 更新时间:2008-9-17 文章录入:admin ]

俗语作为熟语的一种, 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民间口头流传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俗成语等。它既是亿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郴州历史悠久, 俗语数量多, 以谚语为主。郴州在1988年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收集、整理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资料的活动, 各县(市)开始收集上来的谚语达40000余条, 收入资料送审的也有9400余条。各县市相继编辑出版了民歌、民谚、民间故事三“集成”(内部资料), 如《永兴民间歌谣与谚语》收录谚语2300余条,《郴州市(现北湖区)民间故事集成》收录谚语394条。郴州市在各县(市、区)资料本的基础上编辑出《郴州民间谚语集成》, 共收录谚语4000条, 涵盖了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行业等七类。另外, 各个县市区的地方志零星收入了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俗成语。一些社会热心人士也陆续收集了一些郴州俗语, 如郴州市委党校何琦教授在其著作《郴州文化溯源》中收录了大量俗语(主要是惯用语)。上述几本书中剔除重复部分, 共收集整理郴州俗语6700多条。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A·怀特说:“人类的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 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 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 就没有文化, 人就仅仅是动物而不是人类了。”(常敬宇的《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引自《文化科学》第31—32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角度来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内蕴, 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通论》中说:“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语言本身就是信息, 这信息就是民族文化积淀。”郴州俗语作为郴州文化的载体, 充分体现了郴州的文化内涵。

一、农耕文化特征

郴州农业资源丰富, 自然环境优越, 境内山、丘、岗、平地相间, 降水充沛, 阳光充足, 适合农业的发展。《桂阳州志》引《衡湘稽古》的话说:“《管子》曰: 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又云:“天降嘉谷, 神农拾之, 教耕于骑田岭之北, 其地曰禾仓, 后以置县”。历史典籍记载和故事传说充分证明, 郴州的嘉禾县是炎帝神农氏发现“ 嘉谷”、教民耕种的神奇地方, 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秦汉以后, 郴州的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农耕文化。“嘉禾嘉禾, 天降嘉禾”、“勤耕得嘉谷”、“牛耕田, 马吃谷”, 郴州俗语作为郴州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载体, 自然透露出浓烈的农耕文化特征。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 郴州人们总结出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俗语。例如农业生产与天气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人们十分关注天老爷的脸色, 并依据它的变化来行事, 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气象谚:立春, 为春的开始, 也是一年的开始。郴州在秦之前,地属楚国荆州, 受楚文化的影响多信鬼神, 在立春那一天, 要举行迎春礼仪期盼一年风调雨顺。如果立春之日是晴天, 大家便会欢欣鼓舞, 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能预示农业大丰收, 大家相信“立春晴一日, 农夫不费力”。

上元, 就是正月十五。有“雨打残灯椀, 早稻一把杆”之说, 指元宵节下雨就预示当年庄稼收成不好。其实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但正月十五那天, 人们要舞龙耍狮,祭祀灶神门神, 祈祷神佑, 自然希望天气晴朗。

惊蛰, 是春雷始鸣、草木复苏、蛰伏动物开始活动之时, 人们害怕雷声会惊醒各种害虫, 因为“正月雷鸣二月雪, 三月禾秧老上节”, 春雷引起春雪, 会推迟农田耕种。
春社, 一般农家在此日下谷种, 谷种下地, 无雨则不丰, 人们常说“春社无雨莫耕田, 秋社无雨莫种园”,“惊蛰早, 清明迟, 春分播种正当时。”

清明, 清明节在郴州人心中是个仅次于春节的日子,这时有两大事情: 一是踏青扫墓, 祭祀祖先, 二是农家进入春耕的大忙季节, 希望艳阳高照, 因此“清明要晴, 谷雨要淋”。

立夏,“立夏雨滴, 蓑笠上壁; 立夏天晴, 蓑笠满畇”。郴州到了夏季, 不是干旱就是水涝, 雨水过多过少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但桂东到处是梯田, 所以它流传的是“立夏不下(雨), 高山且罢。”

小满,“小满不(下)满, 芒种不管。”小满一般是农历四月, 正是农民插田的时节, 插田之际需要水, 所以农民希望能来一场大雨, 灌满田垅。

端午, 又叫端阳节。郴州人们家家产户将艾叶、菖蒲悬挂门上, 包粽子, 喝雄黄酒, 洗药澡。永兴、资兴等沿河地方有赛龙舟之俗。“端阳有雨是丰年。”

夏至,“夏至雷鸣六月旱。”正值梅雨季节, 农家以夏至日来估计米价,“夏至五月头, 边食又边愁; 夏至五月终, 耽搁粜米翁。”

六月六,“六月六日阴, 稻草贵如金; 六月六日晴, 大猪不吃粥。”以这天的阴晴定丰歉。

立秋,“六月秋, 要到秋; 七月秋, 不到秋。”指农历六月立秋, 早稻早熟; 七月立秋, 早稻晚熟。(过去的早稻通常在立秋后成熟, 与今日早稻或双季稻不同。)

中秋, 人们以月亮的明暗来预测第二年上元的阴晴,“云掩中秋月, 雨打上元灯”。
重阳,“重阳无雨到立冬, 立冬无雨晴一冬。”
冬至,“冬至暗一日, 农夫不费力。”冬至天气阴暗,一般人就认为冬日严寒, 来年会有好收成。
小寒大寒,“小寒大寒, 冷水成团”, 人们喜雪, 认为“一雪蝗自空, 二雪年大丰”。

众多的关于农耕生产的俗语, 足以证明郴州人们对农业的重视。与农谚数量众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于商业、手工业等经济方面的俗语则屈指可数, 而且人们的言语中含有蔑视之义。如:“穷不读书, 富不学艺”, 只因旧时艺事被人们看不起, 富家子弟无人学艺, 而穷人家的孩子迫于生计, 不得不而为之。“徒弟徒弟, 三年奴婢”, 道出了学徒地位的卑微。“打死狗仔来讲价”、“撵要猪仔照娘价”, 说出了商人的奸诈, 以及人们对商人的厌恶。“三年出个状元, 难出个会做生意的”, 说明郴州自古以来做生意的人不多, 而有经济头脑, 会做生意的人则更少。

从农业与商业方面的俗语在数量上与言语感情色彩的比较看出, 郴州的农耕文化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重农轻商。这种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造就了郴州人“自足”的性格, 带来了较为封闭、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缺点。因此,“远走不如近巴(近巴, 土话,贴近之义)”,“别人的金窝银窝, 不如我自己的草窝”。

二、山水文化特征

俗话说山水相连, 高山自会有好水。郴州的山, 不可胜数, 在约1.9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80%左右为山地和丘岗。境内有耒水、米水、舂陵水、武水、集龙河五条主要河流, 以及423 条支流。山以水为分野, 水以山为背景; 山因水而雄奇, 水因山而秀美。韩愈在《送廖道士序》中说:“衡之南八九百里, 地益高, 山益峻, 水清而益驶, 其最高而横绝南北岭, 郴之为州, 在岭之上……, 又当中州清淑之气。”高峻的郴山, 清淑的郴水孕育了郴州的山水文化。

郴州“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郴州人的“乐山乐水”。郴州人“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认为充满灵秀的郴州山水不但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还会给自己带来子孙满堂, 带来连连好运, 于是说“山旺人丁水旺财”。郴州被誉为“四面青山绿翠屏, 山川之秀甲湖南”, 这儿是“山上有花山下香, 桥下有水桥面凉”,青山、鲜花、小桥、绿水构筑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依山伴水, 命运与山水紧密相连, 人们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住山吃山, 管好山”、“过一山, 住一山; 住一山, 爱一山”、“ 后山青, 家业兴; 后山坏, 家业败”、“一年烧山十年穷”、“绿上荒山头, 山下清水流”。

郴州人与山水朝夕相伴, 从山水中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如:“高山岭上有黄金, 就怕懒人不用心”、“志在高山, 可摘月亮; 志在丘壑, 抓个泥巴坨”、“ 山高不为高, 人心更是高”、“河里鱼多水不清, 山里石多路不平”、“水深不响, 水响不深”、“水不流变臭, 人不学变呆”、“井水舀不干, 知识学不完”、“上山要防花脚蚊, 下水要防水蚂蝗”等, 与山水有关的俗语非常之多。

在郴州俗语中大量出现与“山”、“水”有关的地名,也体现出浓郁的山水文化特征。如:“苏仙升了天, 化鹤又还乡”(苏仙岭, 郴州山名)、“五盖山(郴州山名)脱帽, 雨天快到”、“要它晴, 狮子口(郴州山名)上一朵云; 要它雨, 狮子口上脱云脚”、“五指峰(汝城县山名)戴帽, 不是屎就是尿”、“不翻舜头岭(郴州山名), 不知挑盐难”、“走了千里路, 舍不得栖风渡(郴州古渡名)”、“重阳无雨看十三, 十三无雨枯东江(今郴州东江湖)”等等, 足见郴州人民与山、水结下的不解之缘。


浓郁的山水情结, 造就了郴州人的刚强与淳朴。据《郴州市志》记载:“古时, 郴地偏僻, 民性剽悍, 民风淳朴”, 郴州人性格刚强, 注重忠信, 富有正义, 敢于斗争。郴州人认为“本分为人天不亏”、“大路不平有人铲”, 与人相交要“心换心, 一条心”,“宁可失钱, 不可失信”,“要的只能是本分, 让的只能是人情”。郴州人有着雪亮的眼睛, 看清了“癞子戴帽还是癞子, 麻婆涂粉还是麻婆”,“豺狼变不成家狗, 敌人变不成朋友”。郴州人性格倔强,争强好胜,“吃肉不论, 砍肉争秤”、“人情送匹马, 买卖争毫厘”、“官司场上无父子, 买卖场上无爹娘”、“待客杯杯满, 打酒争一分”、“挑起牛肉街上卖, 卖完牛肉再认亲”、“四舍五一, 一分钱争出屎”。他们不轻易服输, 即使“没有脑壳, 肩膀也要顶几下”,“头上插了野鸡毛, 也要把它折下来”(野鸡毛是借指山寨强人), 就算“跌倒在地上, 也要啃口泥”, 知道“蜈蚣再毒有公鸡, 耗子再鬼有猫咪”, 明白“水牛打架角对角, 公鸡打架啄脑壳”。

三、移民文化特征

郴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 有利于招徕移民。据《郴县志》记载:“公元前221至前206年, 秦始皇徙囚徒50余万, 修筑郴粤驰道..”这是现有文献记载中郴州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汉代连年征战到晋代永嘉之乱, 致使北方移民浪潮波及江南各省, 影响到郴州。他们将各地语言文化带入郴州, 西南官话因其自身特点加上使用人数较多, 成为郴州方言中最有影响的语言。

后来, 唐代天宝和至德年间的安史之乱, 又一次迫使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 其中江西向湘南地区进行了大量移民, 使湘南的湘语染上了客赣方言的色彩(《湘南土话与南部吴语》, 曾献飞; 选自《湘南土语论丛》)。移民的大量迁入给郴州方言带来了大的影响, 造成方言的多样复杂性, 也给郴州俗语注入了新鲜血液, 提供了厚实多元的基础, 使郴州形成了西南官话为主, 有湘语、赣语、客家话和其它各种土语交相融合的格局, 造就了具有特色的移民文化。

从郴州俗语中的词汇来看, 这种移民文化特征表现得十分突出。
1、西南官话影响显著。郴州本地人一般能同时使用两种方言, 对内使用土话, 对外使用官话, 形成土话和官话并用的双方言现象。而官话作为湘南地区各县的通用语, 对土话的影响尤其显著。它对郴州俗语词汇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官话对土话词语读音的影响, 二是官话词语的借入。一些书面色彩浓的词语和新词语, 土话往往照搬官话, 从官话中直接借入。例如“蚂蝗听到水响——跟着来”中的“蚂蝗”,“白糖拌苦瓜——又苦又甜”里的“苦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里的“骆驼”等等。

2、湘语色彩浓厚。例如:“老子老娘疼满崽, 公公婆婆疼长孙”中的“满”来自湘语, 表示“最小的”。“穷单身,富寡婆”、“冬瓜奈不何, 奈何芋头婆”里的“婆”, 从来源来看虽不是湘语词, 但作为构词语素在湘语中能产性强,构成一大批带“婆”的词语, 形成了湘语的一个特色。“养崽不要多, 一个抵十个”中的“崽”字, 在湘南土话和湘语中都普遍指称儿子, 是湘南土话和湘语共有的一个特征词, 也是湘南土话和湘语共源头的重要例证。

3、客赣语影响较大。如“三月三, 脱烂衫”中的“衫”主要见于客家话、粤语、闽语(见《汉语方言词汇》第141页, 北大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 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而客家话对湘南土话的影响最直接。“不翻舜头岭, 不知挑盐难”中的“岭”指山, 在郴州俗语中非常常见, 其直接来源于客家话。“死后坟上烧灵屋, 不如尘前四两肉”中的“坟”字则属赣语;“日头生毛, 雨水泡泡”中“ 日头”的“头”字是客赣方言中的构词词尾。

4、古语词运用较多。例如: (1)郴州俗语中“大江上捞油, 鸡肠里刮膏”中的“膏”字, 属古汉语词,《广韵》平声豪韵古劳切:“脂也”, 指脂肪。(2)“送崽读书, 不如带崽赶墟”中的“墟”字, 据周振鹤、游汝杰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中考证, 是唐宋时代少数民族语言, 属古越语词, 古汉语中本作“故城、废址”解, 现指“集市”。(3)“扯卵谈”中的“卵”字属古通语词(指见于古籍记载却又没注明使用范围的词), 普遍用于郴州俗语, 却不见或少见于外区方言。此外“马屎面上光, 肚里一包糠”中的“面”,“清明要晴, 谷雨要淋”中的“淋”,“茅茨里的石头, 又臭又硬”里的“茅茨”, 都属于古通语词。
由此可见, 郴州俗语是多种方言交融的结果, 体现出明显的移民文化特征。
从郴州俗语表达的精神特质来看, 这种移民文化特征也非常明显。

周兴旺在《湖南人凭什么》中说:“移民不管来自哪里, 其最根本的特点是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和拼搏的精神。”(第29 页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2年10月)。这一特征在郴州俗语中得到充分体现, 如大人们教育小孩子要“呷得苦中苦, 才做得人上人”,“呷苦在先, 才有后福”,“先苦后甜, 杀猪过年; 先甜后苦, 打烂屁股”; 他们信奉“撒网要撒迎头网, 开船要开顶风船”,“不挑千斤担, 练不出硬功夫”; 他们“敢开剃头铺, 不怕连孔胡(络腮胡)”,“变了鳅鱼, 不怕糊泥”, 他们相信“前面淹死人, 后面还有过河的”,“你呷得三碗饭, 我也呷得半斤米”, 因此他们“没有芭蕉扇, 敢过火焰山”,“有鱼冇鱼, 车干水再说”。

四、礼仪文化特征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民族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价值原则,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观念的, 而且特别强调“礼”,把“礼”看作是社会道德的标准。郴州人就有着讲“礼”优良传统, 据 《郴州市志》记载:“(郴州人)尊儒学, 尚礼仪; 论排行, 重乡情”。

在郴州俗语中,“礼多人不怪”,“一礼还一拜”,“长短是尺布, 轻重是个礼”,“人到礼到”等讲“礼”的俗语比比皆是, 而“亏己得福, 亏人惹祸”、“勤耕苦做, 自有幸福”、“敬禾有谷, 敬老有福”等这类表现“卑己尊人”的“礼”的观念的俗语同样大有存在。生活中, 郴州人非常讲究礼节, 他们深知“在家日日好, 出门时时难”、“在家不会迎宾客, 出外方知少主人”、“为了人情好待客”, 人们“宁可节省自己, 不可怠慢客人”、“酒水米饭人客吃”“小鸡重贵客”。郴州人在讲礼的同时“交财不交义, 就会仁义疏”、“交义不交财, 交财两不来”, 主张钱是钱, 情是情, 钱情分明, 避免因钱引起争端而失礼。

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郴州人保持了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他们深知“树老皱皮多, 人老经验多”,“三斤子姜, 当不得一斤老姜”,“量米要老斗, 做事靠老手”, 因为“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所以大家都赞同“家有一老, 如同捡到宝”,“父母健康, 一家幸福”的说法。同时, 郴州人知道亲情的重要, 因为“金钱难买亲骨肉”,“亲人骨头香”,“ 不是黄泥不拦路, 不是亲肉不巴骨”, 所以“他养我小, 我养他老”, 但做长辈的不能溺爱孩子,“温室里育不出劲松, 糖水里泡不出志气”,“娇崽一时, 害崽一世”,“养子不教如养猪,养女不教如养驴”, 因为“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替儿孙作牛马”。

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追求和谐, 这在郴州俗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和气生百福”, 所以人和又是和谐的最高境界。在郴州俗语文化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郴州人为人处世不偏不倚。例如:“十分弓, 不拉满了”、“大话讲过头, 冇个米过喉”、“酒喝过量醉倒人, 饭吃过量撑破肚”, 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争强好胜, 要谦虚谨慎。“直木先伐, 甘井先竭”、“树直逗倒, 口直逗恼”, 告诉人们“枪打出头鸟”, 不要出风头, 为人处世要平和。做事要“一碗水端平”, 坚持“三条路走中间”。“三个客, 不夹菜; 夹了菜, 会招怪”,待客的礼数不能乱。

“舌是是非本, 口是祸害门”, 郴州人知道“一百句话合不到人, 一句话能得罪人”, 要与他人和谐共处, 言语很关键。郴州人有时是“看人说话, 看菩萨打卦”, 有时则是“当面锣, 对面鼓”,“打开窗子说亮话”。郴州人知晓“好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一碗冷饭易吃, 一句冷话难听”, 也知道“好话不用多”,“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不值钱”, 关键时“鼓不打不亮, 话不讲不明”,只有“有话说到明处, 有药敷到痛处”才能有效消除意见, 平复隔阂, 保持和谐。

作者简介: 邓红华(1974-),女,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