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人间四月 江永行(十二) 花山庙 [打印本页]
作者: 八都湾人 时间: 2011-5-12 22:20 标题: 人间四月 江永行(十二) 花山庙
花山庙
以“女书”为代表的江永女性文化早已闻名于世。但江永女性文化的历史传承还有另外的实例。除我们已经介绍过的“石枧娘娘庙”外,更为典型的便是社下花山庙。
位于允山社下村的花山庙,始建于1300年前的唐代,供奉的是谭氏仙姑姐妹。据传唐贞观年间,社下村谭氏姐妹上山采花,坐化于此。后常显灵助有难之人。村民念有仙姑在山,遂鼎建花山庙。每年五月初十有众多女性信众持香烛、供品及用女书书写的条幅、纸扇前来进香,清方志曾有所记载:祭者云集,香火极盛,求财、求嗣、求平安,殊为灵验,名驰邻省恭城、灌阳…。神主、信众均为女性,如果不是在江永,那便相当特别了。
上世纪60年代初,原庙坍塌。但在原址处,香火从未断绝。现存庙宇是2005年冬,由包括女书传人周硕沂、何静华在内的一批人倡议,2006年、2009年两次由社会各界人士捐资重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花山。
山石上刻着的名牌告诉我们,花山庙就在其上。
图片附件: 2.JPG (2011-5-12 22:11, 109.79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685&k=4c96c2693a0ec084734fe399402b9498&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JPG (2011-5-12 22:11, 96.05 KB) / 下载次数 5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687&k=0769a89dc636be0a04590ee774a87149&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3.JPG (2011-5-12 22:15, 152.24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689&k=633cd6ba49e45e276b2854698aca3443&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火土重生 时间: 2011-5-12 22:25
期待照片继续!
作者: 八都湾人 时间: 2011-5-12 22:48
花山庙第一进大殿。
让我们一睹谭仙姑姐妹的真容。
花山庙的周遭十分幽静。
图片附件: 4.JPG (2011-5-12 22:26, 112.72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690&k=5848cd55d31674c070eeb5c33158ab70&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5.JPG (2011-5-12 22:27, 94.59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691&k=e405a309e39d689b39a5edd2751fbbd0&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6.JPG (2011-5-12 22:46, 147.59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02&k=db616b2e68e415b5290ac7550a25695b&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八都湾人 时间: 2011-5-12 22:52
庙内的壁画非常精美。
庙内展示的女书,显示了女性文化的特征。
图片附件: 7.JPG (2011-5-12 22:50, 116.92 KB) / 下载次数 17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06&k=8b4be15aa54cf43bad60166ecb79d46e&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8.JPG (2011-5-12 22:51, 58.63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09&k=3b1e4c20687e5b52c1181d0c427d7d8a&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八都湾人 时间: 2011-5-12 22:58
石碑告诉我们:花山庙曾经的规模。
山石上刻着清邑令张在田的题诗:
多少苍生恨复盆,
婆心肯忍在衡门。
愿为一滴阶前水,
洒着人间雨露恩。
张在田,何许人也,不可考。但诗中还是表露了一些作为一个官员的爱民意识。
图片附件: 9.JPG (2011-5-12 22:54, 96.29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11&k=0e69cbb55140b765e81d10bca3c2ca40&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0.JPG (2011-5-12 22:56, 141.88 KB) / 下载次数 13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12&k=6874811abd559a8d4ea250d188598248&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八都湾人 时间: 2011-5-12 23:06
是仙境,才会有仙姑留驻。
图片附件: 15.JPG (2011-5-12 23:02, 153.42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18&k=fa3866be1ab1a71afbae6e0c9c9feba4&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1.JPG (2011-5-12 23:03, 125.05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19&k=223f865a072c078187795305829479c5&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2.JPG (2011-5-12 23:03, 114.57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20&k=af721bc09d340a6e7f4a4b1241d020a0&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3.JPG (2011-5-12 23:04, 142.43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22&k=6e4162589b9a8e59d6901dcb4b0529a3&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4.JPG (2011-5-12 23:04, 107.5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23&k=9b4b85280238ef9252019e4e9aa39c6b&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八都湾人 时间: 2011-5-12 23:10
社下村风光
图片附件: 18.JPG (2011-5-12 23:08, 128.11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24&k=abb9678eb35953cf966a4f9956c9edc9&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6.JPG (2011-5-12 23:08, 60.93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25&k=0a27b38015465693303647be53e83cf1&t=1752002718&sid=vV7r9P

图片附件: 17.JPG (2011-5-12 23:09, 124.41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0726&k=38b524b5252a2f012ae751863131cc6c&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山溪 时间: 2011-5-14 14:41
社下花山庙与它东面的层岩,南面的十里画廊,相距都不远,是一个极好的“一日游”路线,可惜现在还没有一个旅行社来进行运作。看来我们也只能自行其是了。
作者: 海客瀛谈 时间: 2011-5-14 15:59
[/code] 在过去的时代里,无论是庙宇还是祠堂
都有自己的田地和财产,土地一般租给无地或者是穷苦的农民耕种,由农民将其收获按一定的比例交付给庙宇,祠堂。这些收获,就成为维持它们的运转,维修和集体活动的经济来源。花山庙的置田碑,就以这种刊名勒石的方式,记录了并且见证了当时地方公益事业资金筹措的灵活性和永久性。比起西方人所创造的AA制来,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可惜的是后来社会变革的政策完全破坏了这个良好的传统,以致今天的许许多多社会活动都要靠临时的集资,摊派,或者募捐来进行。
图片附件: 1105122254a894a9480519b6e1.jpg (2011-5-14 15:37, 96.29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61327&k=a5461aa220d80114b7b6a5efb22c4ae9&t=1752002718&sid=vV7r9P

作者: 吴文庄 时间: 2011-5-15 01:42
八都湾人你真是辛苦了!我们每到一处景点,你都记住了所在地以及来历与传说。更感谢你耐心而细致地报道,把我们所收获的快乐分给“湖知网”网友。
我受“人间四月 江永行”采风团全体团员委托,向你至谢,向你学习。
作者: 吴文庄 时间: 2011-5-15 01:45
致谢
作者: 枫木坪 时间: 2011-5-17 20:35
社下花山庙与它东面的层岩,南面的十里画廊,相距都不远,是一个极好的“一日游”路线,可惜现在还没有一个旅行社来进行运作。谢谢八都湾人以图、文介绍了一个离县城极近的一个好景点,抽时间争取六一成行一游.
作者: 吴文庄 时间: 2011-5-20 01:14
“娘娘”称谓岂等闲,
只缘羽化而登仙。
不忘人寰百姓苦,
遂使蓬莱仙子怜。
问医问药多灵验,
求嗣求福得顾全。
百世香火延古庙,
千秋功德在民间。
作者: 火土重生 时间: 2011-5-20 08:20

山石上刻着清邑令张在田的题诗:
多少苍生恨复盆,
婆心肯忍在衡门。
愿为一滴阶前水,
洒着人间雨露恩。
张在田,何许人也,不可考。但诗中还是表露了一些作为一个官员的爱民意识。
不可同日而语,故无语!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