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篷
长沙街头,见一高鼻梁的洋人头戴着斗笠,格外新奇。靖县人不称斗笠,称之为斗篷,长沙人则称作“寮笠壳”。斗笠、斗篷、寮笠壳,我习惯遵从靖县人的叫法——斗篷。靖县农村斗篷是人人一顶,天晴遮太阳,落雨挡雨水。找出一张40年前的老照片,这位头戴斗篷的小伙子是下放在靖县铺口公社同乐大队松子树脚生产队的长沙知青,他长我六岁,我称他大魏兄。他面对的方向是我家的房子。斗篷戴在大魏兄头上就感觉自在,熨贴。可这斗篷戴在洋人的头上就走了味,旁边还站着一穿着时髦的女士,出现在繁华街头,总感觉有点别扭。时代进步了,靖县乡村的用具如今成了旅游必备品!
德罗
德罗,这个长沙方言词,我写不准。配幅照片,一目了然。上世纪50、60年代,长沙少年打德罗真可谓是乐此不疲。那鞭子抽在德罗上,“嗖、嗖”着响。今天见到一老人玩德罗,挥汗如雨。那姿态,那身手,可以看得出当年他是打德罗的高手。他身后站着两个小学生,看得入神,跃跃然,想上场试试。本应该打德罗的小学生成了看客,早过了打德罗年龄的老人玩得酣畅。老人啊,你能找回那份远逝的童趣吗?
屋顶菜园
长沙人民新村有个屋顶菜园。菜园的主人姓杨,四川万县人,20多年前他来到长沙谋生,找到一份工作——看守院门。杨师傅帮人修理单车,补贴家用。他收费合理,技术精湛,生意红火。修理单车成为了他的主业。他妻子在一家机关做清洁工,儿子长大成人,也在长沙打工。一家三口,人人做事。可收入微薄,无奈他在自已栖生的传达室屋顶开辟成菜园。春天,十平方米的青菜长得绿油油的,成了人民新村一景观!
这个玩艺我会玩,小时候自己做,自己削,在中心的地方钉一个钉子(耐磨)外面用红纸、绿纸染上色彩。一下课,就在操场上比赛,看谁的德罗不死的时间长,还“斗德罗”,互相撞。就是那不起眼的鞭子,也丝毫不马虎,是自己用手搓的绳子......
此斗篷是“细蔑斗篷”天晴时戴的,防太阳用。真是下雨,就戴“纸斗篷”,要大些。上面“幔”一层桐油纸。
那时候我、我们怕莫都是这幅“样范”。
独特的视觉,用心写就的文字,让人佩服的楚人!谢谢你的好文好图!
谢谢朱纪飞对斗篷的介绍,你说得太对了,可见你对靖县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忆深刻,不然一下子看不出这是天晴戴的斗篷。只可惜我们下放的6.7队当时没有人拍照,不然也有珍贵的文物了。
这玩意儿北方叫“抽噶”,不知朱兄还记得否。
书名叫陀螺,长沙人是叫德螺,我们小时候玩得多,而且还是自己动手做。没有车木工具,居然凭手工还能刨得圆,虽然粗糙一点,但能转得,就非常高兴了。
寮笠壳不是这样的细篾斗笠,是粗篾织的,要大一些,因为中间夹的是寮叶子(就是包粽子的那种叶子),所以叫寮笠壳。寮笠壳长沙这边多一些,湘西那边少。湘西那边多细篾斗笠。对这个问题我之所以有点发言权,是因为我小时候在亲戚家就织过这玩意儿。
谢谢楚人的pp,唤起了我对青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抽得螺,滚铁环,摸螃蟹,捉鱼虾——无忧的童年快乐着过!
楚人又唤起我美好的回忆!谢谢你!
楚风港得对!偶也认为“德罗”就是陀螺,就跟得何解喊成“俄改”一样,久而久之,演变成了方言。
“抽德罗”细时候玩得最多,有条件的一般用牛筋做鞭子,厉害的可以把“德罗”抽得飞起来。
小时候我也经常玩这玩意,还可以把“德罗”抽得飞起来和另外的"德罗"打架咧! 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无穷!
楚人总是喜欢捕捉一些生活中的细小事情让我们来策!有味咧!
大魏带斗笠也像长沙伢子!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