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蒋介石”回大陆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后斜阳    时间: 2011-5-3 20:32     标题: “蒋介石”回大陆

                           “蒋介石”回大陆——转自中国青年报

 

      已过不惑之年的师永刚,这几天经常“心惊肉跳”。刺激他的是网友们的评论。

    前几天,师永刚牵头编选的《蒋介石(自述)》在大陆面世,经香港文汇报以《大陆一字不删 出版<蒋介石自述>》报道后,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在两岸三地引起极大关注。据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甚至也公开表示“非常惊讶”。

    坐在办公室里,这位《凤凰周刊》主编难以掩饰自己的欣喜之情,他解释着自己的初衷,也表达着自己的担忧,还会抽空移身到电脑前,啪啪地点着鼠标刷新网页,看新增了一些什么样的评论。

    每每看到网友说这本书“有突破”、“往前走了一大步”时,师永刚便会“心惊肉跳”,他不大赞成用这种字眼来形容这本新书。

    “蒋介石就是那么一个人,一直在历史里放着,在你眼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看他。”师永刚笑着说。

 

    原来,看事情还可以有别的角度

    这本坚持“只删不改”原则的书,虽然在2011年4月面世,实际上在11年前已经埋下了种子。

    那时,30岁的师永刚到《凤凰周刊》做编辑,开始经常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之间往返。这个以前在西安陆军学院接受过系统革命历史教育的年轻人,一直对民国人物很感兴趣。但是,到香港工作后,他发现对同一件事情,两岸三地的报纸常有不同的视角和解读。

    这对师永刚冲击挺大。“那时候,才知道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件事,原来可以有几种表述,看事情还有别的视角。”他回忆道。

    从2003年开始,每次去台湾,除了公事,师永刚也有很明确的私人目的——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民国人物。尤其是那些“内地人了解不多,或者是了解得有偏狭,有空白点”的人物。

    一次次从台湾返程后的收获,便是师永刚推出的《宋美龄画传》、《蒋介石画传》、《邓丽君画传》、《三毛画传》等一系列畅销书。

    同样,用这些新颖的视角,师永刚在2006年先后出版了《雷锋》和《红军》两本书。在《雷锋》一书里,他利用300多幅鲜为人知的图片,将雷锋塑造成了“那个年代最时尚、最先进的年轻人”,将雷锋从“固有的一个道德符号、固定词语与国家伦理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曾经的时尚青年、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开拖拉机、提着彩色的藤编篮子照相、发表文章、穿皮夹克戴手表、在天安门广场骑在摩托车上照相、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在师永刚眼里,在那个拖拉机像宝马汽车一样稀罕的年代,这都是雷锋追求酷的表现;而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

    这两本编著思路新颖的图书,当年也跻身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本优秀读物中。

    再去台湾时,师永刚将《红军》带到了台湾。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本书当时在台湾也很受欢迎。有很多人告诉师永刚,他们就是想看看“是什么样的人打败了蒋介石”。

    师永刚则越来越好奇,是什么样的一个蒋介石被打败了。作为民国人物中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师永刚对蒋介石特别感兴趣。

    2005年,在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以及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的背景下,师永刚出版了《蒋介石画传》。为了让书里的内容尽量真实和全面,师永刚“凡是不了解的,就请台湾的当事人回忆当年的事情”。

    这次出书的过程,也让师永刚对两岸有了更多的观察。对他身边很多人来说,蒋介石是遥远的历史人物,是一个特别遥远的符号,是跟“80后”、“90后”没关系的一个人。即便在台湾,自蒋经国去世后,人们对蒋介石也已经很淡漠了。但师永刚留意到,台湾的媒体报道说,大陆游客到台湾,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日月潭,而是蒋介石的故居和陵寝。

    大陆游客对蒋介石的关注,让师永刚的不少台湾朋友不解。他们告诉师永刚:“大陆人对蒋介石好像有一种很奇怪的情感”。


作者: 雨后斜阳    时间: 2011-5-3 20:36

                                     写意识形态之外的蒋介石

 

      不过,经常出版人物画传的师永刚也发现,大陆民众对蒋介石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的陵墓什么时候迁回慈溪”这类事情上,似乎并不关注蒋介石这个具体的人。 因为编著《蒋介石画传》,师永刚相对深入地关注了蒋介石的作品和言论,他很意外地发现,“蒋介石写的东西比我写的介绍他的东西要好多了”。

 

      在2008年北京奥运前几个月,师永刚决定,出一本真实反映蒋介石思想和言论的书。 “他真实的思想是什么?”在师永刚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他还在材料里,看到了蒋介石谈信仰的部分。他曾跟内地一位朋友谈起这个部分,朋友惊异又略带不屑地问:“他这样一个人,也会有信仰?” “有。他信仰三民主义。”师永刚很认真地回答道。他非常能理解朋友的疑问,因为在2008年决定出书时,他记忆里留下最深刻烙印的那个蒋介石,依然是教科书和老电影里那个“蒋贼”和“蒋光头”。

 

      当师永刚打电话给青年作家张凡,邀请他一起编著《蒋介石(自述)》时,张凡对蒋介石的印象跟师永刚类似。这个“70后”对蒋介石最深刻的印象,也是那个留着小胡子、面容冷酷的“蒋光头”。 两个以前曾合作过的年轻人,很快就这本书的编选标准达成了共识——凡涉及意识形态的东西一个字不谈,只要蒋氏谈革命、谈儒学、谈青春、谈治国、谈信仰、谈曾国藩的人生精要。 “秉持客观公正与独立的原则,本着‘笔则笔,削则削。不烧香,不媚俗。’的态度,以最公正、最客观的态度还原史上最真实、最全面的蒋介石,删减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的刻意描摹或有意识的误导。”

 

      师永刚说。 他最先找的不是过往那些写蒋介石的书,而是台湾的朋友。在师永刚看来,写蒋介石的书两岸都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各说各话,大都是在意识形态的框架下或捧或贬。“没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价值观,这些书也就经不起基本的时间检验。”

 

     找来的台湾朋友中,有6个是台湾的媒体人。师永刚请他们站在媒体人的立场,尽量客观地推荐与蒋介石有关的材料。这6个人在第一时间,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秦孝仪编著的《蒋总统嘉言录》。秦孝仪是蒋的侍从秘书,后来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深受蒋信赖。直到蒋介石过世,蒋介石发表的政策文稿,几乎全部出自秦孝仪之手。秦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还曾奉宋美龄之命,记录并撰述蒋介石的临终遗嘱。 经过辗转努力,师永刚还找到了台湾最早出版的一套10本《蒋总统嘉言录》。

 

     台湾中央社一位资深记者当时告诉师永刚,他在青少年时期,每天早上要背《蒋总统嘉言录》,还要唱《蒋公歌》。另外,台湾还有蒋介石思想研究会。“台湾那些年也在造神”。这位记者总结说。 这些对蒋介石已经很淡漠的台湾媒体人,对师永刚所做的这件事情,并没觉得会引起很大反响。不过,他们还是从旧书摊上,帮师永刚买回了他们所推荐的《蒋总统书信录》、《蒋总统画册》以及蒋介石所著的《苏俄在中国》,还出高价买来了蒋介石去世时,台湾出的一本很厚的讣告册子。

 

     与此同时,师永刚还前往国民党党史馆,请教了解历史情况的人。 在这些朋友的推荐和帮助下,师永刚搜集了100多万字的材料,只要是署了蒋介石名字的材料,一概不放过。带着这300多本书和册子,师永刚和张凡开始“做减法”。他们发现在国民党编写的材料里,“个人崇拜色彩很浓”。

 

      师永刚至今遗憾的是,大陆当年曾出版过一本供批判用的《蒋介石文选》,他一直未能找到,无法拿来在编选过程中进行对照。 经过第一次编选,他们留下了60多万字不涉及意识形态的材料。在这些材料里,蒋介石用他“繁复啰嗦、绵里藏针的演讲风格”,讲述着他对青春、爱情以及信仰等的理解和看法。师永刚和张凡删掉的“都是重复啰嗦的部分”。 尽管剩下的这些“半文半白,中规中距,认认真真,絮絮叨叨”的演讲文字,让师永刚觉得蒋介石“国学功底特别深厚”,他还是担心这些过于“周正”的文字,会让读者读起来枯燥。 蒋介石的这种“无趣”,历史学者张鸣也感受颇深。“他年轻时还有点儿浪漫气息,后来就变得道学气很重,很乏味,不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说。

 

      这本分成上下两册的《蒋介石(自述)》,经过再次编选后,最终留下50多万字,挑的大都是蒋介石讲得比较有力的话,每册大约在25到30万字,外加一些蒋介石的图片和手记。蒋介石的有些语言虽然精彩,由于涉及到意识形态,他们宁肯整篇删除也不会改,不篡改他的任何意图。师永刚认为,这样才是对蒋介石最基本的呈现。 这种呈现方式也得到了认可。2010年6月,这本在师永刚看来自我审查很严格的书稿完成后,被送给有关部门审阅,很快便获得批复。 还原一个人在历史中的拼图,是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情。

 

      2009年,当师永刚埋首于蒋介石的一些材料中时,电影《建国大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而上映。师永刚特地去看了这部影片,他发现影片里所塑造的蒋介石越来越人性化,感觉也越来越真实。 看过电影后,他专门留意了一下几十年来,大陆新闻报道对蒋介石的表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蒋介石是“反动派”、“蒋贼”、“蒋匪”和“敌人”。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稍微好一点,不过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北时,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依旧是:“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讯台北消息: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四月五日在台湾病死。”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蒋介石被表述成为爱国人士。

 

     “大陆越来越宽容,越来越有时间和空间去接受一个历史人物。”这也是几年下来,师永刚比较深刻的感受。 在海峡对岸,师永刚也有类似的感受。2006年,当大陆人越来越关注蒋介石时,台湾作家和政论家杨照则将《毛主席语录》引入台湾出版。当时,反响也很大。 师永刚在和杨照等台湾媒体人交流后,他们都发现,两岸对历史的了解不对称,两岸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也不对称。 “我们要做的就是弥合这种不对称。”师永刚解释,这也是他出版《蒋介石(自述)》的初衷。

 

      今年是辛亥百年,也是民国百年。之所以出版这些“常识的东西,填补空白的东西”来还原蒋介石,师永刚称,也是为了加重人们对民国和辛亥革命的理解。 反馈回来的信息,让师永刚在“心惊肉跳”的同时,也喜出望外。该书出版的消息传出后,在互联网上很火。师永刚看到,不少人看了书后感叹说:“啊,原来我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台湾著名政论家邱毅也在微博上写道:“我认为该书出版是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代表大陆已能从还原历史真相来正视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的角色,这是很可喜的发展。”

 

      张鸣则表示,台湾出版的《蒋介石全集》,自己很早就看过,因此对蒋介石的印象不怎么好。在他看来,蒋介石虽然是爱国者,但也是独裁者,他没走上极权,是没条件,而不是他不想。“蒋介石身上专制的味道很浓。”他强调说。 对于网上那些认为这本书具有“颠覆性”的意见,师永刚也并不认同。他一再强调,这不过是“从新闻人角度编选的关于蒋介石思想言论的简明常识读本”。在他眼里,每段历史都是不完整的,后人需要来做历史拼图,尽量把一个完整的人物图给拼出来。 因此,在《蒋介石(自述)》里,他把蒋介石当普通人来看,拼的是这个历史人物“真实、世俗、人性化、人间化”的一面。“归根结底,他不过是一个被打败的人而已。”师永刚感慨道。在他看来,当台湾出现蒋介石玩偶的时候,也就说明大家把蒋介石当普通人看了。 令他欣喜的是,《蒋介石(自述)》只是给大家打开一个“针孔”,还不是一个“门缝”,已经引起公众如此热情的关注。这也让师永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不做无耻的吹捧,也不做盲目的批判。还原一个人在历史中的拼图,是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情”。


作者: 楚风    时间: 2011-5-3 21:37

传几张去年在台湾照的pp。
IMG_0332.JPG

 

 

 

蒋介石在台湾的住处——台北市士林官邸

IMG_0363.JPG

 

在台湾的中正纪念堂

 

IMG_0373.JPG

 

蒋介石塑像

IMG_0399.JPG

 

  蒋介石办公室

 

 



图片附件: IMG_0363.JPG (2011-5-3 21:35, 114.23 KB) / 下载次数 19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55402&k=d3e908e41f7bd55cb0532527be170193&t=1732666386&sid=l9WM0Z



图片附件: IMG_0373.JPG (2011-5-3 21:35, 127.7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55404&k=bed2e699a308b6bc6acb227a80cd92a4&t=1732666386&sid=l9WM0Z



图片附件: IMG_0399.JPG (2011-5-3 21:36, 120 KB) / 下载次数 23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55405&k=8da00f872d481a6a8cc3f98a7be650eb&t=1732666386&sid=l9WM0Z



图片附件: IMG_0332.JPG (2011-5-3 21:51, 160.54 KB) / 下载次数 16
http://2011.hnzqw.com/attachment.php?aid=55444&k=2b95cb3307ac1a6c16163d9cd70dcce4&t=1732666386&sid=l9WM0Z


作者: 顾月影    时间: 2011-5-3 23:58

既是本民族的名人,老百姓就有了解的必要,至少免得长期以偏概全。
作者: 狄德罗二世    时间: 2011-5-4 04:21

 

      我们那个时代看的关于蒋介石的书只有"待卫官杂记""金陵春梦",后又看过李敖的"蒋介石研究",说他好话没有,说坏的很多;只是近几年关于抗日正面战场的问题注起一些反思,作为正面抗战总指挥是有功劳的,历史的这一笔不能抹去.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