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破幼儿园啊,啥都不教”
——《小人国》记录的“小人国”
我们谈论许多孩子不幸福的事,接下来应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自己是否幸福。我们如果感觉不到幸福,我们就不认识幸福,那我们怎样给孩子幸福呢?我们总不至于看到我们的孩子不幸福只是叹一口气,说“唉,我也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孩子这样一直痛苦下去;然后孩子的痛苦传染给我们家长,我们再用我们的痛苦来加强孩子的痛苦。——李跃儿
四岁小女孩辰辰,每天早上都在幼儿园门口,等待她的伙伴小男孩南德。这样的等待持续了整整一年,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与父母上班时间有关,辰辰家里天天送得早,而南德天天送得晚。辰辰总是先来。
通常辰辰要等半个钟头,有几次,等待超过一个小时。即使在皑皑白雪的冬天也是如此。等南德到了,幼儿园准备的早饭早已凉透,老师把饭热了,让他们俩单独吃。
纪录片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拍下这样的情景,与其他孩子的故事一起剪进纪录片《小人国》,曾在2009年全国公映。
今年4月,《小人国》与其他23部独立影片一起,由张献民、左靖策划,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生”专题,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免费放映。
张同道不认为《小人国》是儿童片,虽然拍摄的是孩子的事情,但孩子做的事,成人也会做,只是成人多了掩饰。相较下,孩子比成人更接近人性本真的东西。“孩子是有智慧的,他们不像我们想象的什么都需要我们去教。反而孩子是在我们教的过程中丧失了很多。”一般父母认为孩子能背3000个单词会很了不起,但张同道觉得那种教育“很恐怖”。
“包括现在所谓的国学教育,我觉得是十分恐怖的东西。父母通过学习来对孩子进行专政,让很多孩子掌握了很多东西,脑袋像个电脑芯片,问什么都知道。但问题是,他没情感、没体验了,缺乏对世界的温度。这是最恐怖的。”
对电影里的故事,张同道没有加入任何评论。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些孩子的行为。
就像辰辰和南德的这种让人唏嘘的情感,“我不敢说它是正面的,也不敢说它是负面的。我只能说,它已经发生了,而碰巧我把这事拍下来了。”
他为此去求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同事,但所有的儿童心理专家都告诉他,一个孩子在4岁的时候就具有这样持久、稳定的情感,在世界范围内所有儿童研究的著作中,没有发现类似的案例。“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是在当下的公共教育中,孩子的个性被严重地压抑了。到幼儿园去,几点干什么,都是安排好的。玩什么,给谁玩,都是老师定的。孩子们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可能就会慢慢忘记他可以选择。我觉得我们多数人都在过着一种被动的生活,这来自我们接受的一种被动的教育。”张同道说。
所以张同道给这部片子取名《小人国》:这是小人们自己的国度。
“我们跟猪不一样”
《小人国》拍摄的是“李跃儿巴学园”,2004年由李跃儿创建于北京。巴学园给孩子很大限度的自由,孩子想在屋里就在屋里,想去外面就去外面。甚至连吃饭,都不是规定哪个点必须吃。“巴学园”取名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畅销儿童书《窗边的小豆豆》。
创始人李跃儿跟张同道是20年的好朋友,原本她只是一位有点小名气的画家,她像中国所有热爱孩子的父母一样,“用严厉的爱”把自己孩子教得厌学。那时她看到杂志上的《窗边的小豆豆》,里面写到的“巴学园”让她反省也让她向往。
对辰辰、南德,园长大李其实跟张同道一样困惑,她不知道是应该把两人拆开,还是让他们继续在一起好——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叫李跃儿为“大李”,叫另一个胡姓老师为“胡子”,这是李跃儿定的规矩,孩子们可以给老师起绰号。
一整天,这两个小孩都呆在一起,不跟别的小朋友玩。
2007年,巴学园要搬到新园。南德妈妈担心南德只跟辰辰一个人玩,社交过窄,就把他转到巴学园的另一个园。辰辰则要去新园。这是两个小朋友第一次长时间分开。电影也到这里结束。
巴学园搬到新园也出于无奈。他们原本是在北京八达岭高速沙河出口附近的一个别墅区,碧水庄园。周围的业主嫌孩子们太吵,不让大李在那儿办。
孩子们还曾被那些邻居骂作猪。为此,大李特意上了一节课,告诉这些还没有辨识能力的小孩,什么是猪。她找来很多猪的图片,让孩子自己对照。
这课内容记录在《成长的秘密》里。课程结束,孩子们特别自信地说,我们对照了一下,我们不是猪,我们跟猪不一样。
张同道从2006年夏天开始,天天拍摄,拍到2007年夏天,然后定点跟踪拍摄,拍到2008年夏。
纪录片《小人国》只用了2006、2007年的素材。2008年的内容放到了他另一系列纪录片《成长的秘密》。跟《小人国》相比,后者更像个教学片,里面有很多对大李的采访,让她讲解处理孩子问题的方法。
在巴学园,张同道跟拍了16个人物,最终放到电影里的就只是辰辰、池亦洋、锡坤三个。
眼睛圆圆的锡坤是自己闯到张同道的镜头里来的。
有一阵巴学园老是丢鞋,后来才发现,拿走鞋子的是刚过完2岁生日的锡坤,他把鞋子都放到比他还高的垃圾桶里——为了研究垃圾桶的肚子究竟有多大。
他每天都放,垃圾桶却总也放不满。他不知道在他放学回家后,环卫阿姨会来把垃圾桶清空。
发现是锡坤干的“坏事”后,巴学园的老师们每天又多了任务——在环卫工人来之前,把里面的鞋子“抢救”出来。
一个月后,锡坤才对垃圾桶失去了兴趣。他开始研究幼儿园门口摆着的那些大鞋子,穿着它们像卓别林一样到处走,后来又转而对架子产生好奇,把上面摆放的物品一件件扯到地上。
在大李老师眼里,锡坤的行为是“对空间关系的一种很可贵的探索”。她从未加以指责,还任由锡坤把游戏用的小珠子倒得满屋都是,再跟他一起收拾。
张同道一直拍到辰辰他们从幼儿园毕业,最近又开始拍他们的小学生活,想看看这群孩子有什么变化。
南德走了之后,有近两个月,女孩辰辰每天等在教室门口,不进屋,有时也不吃东西。她明明知道南德不来了,但还是在那儿等着。南德特别招女孩子喜欢。在新园也是如此。他到新园当天,就又交了一个女孩子做好朋友。那个女孩比辰辰更直白,拉着南德的手就不放。旁边有个男孩就评论说:我看出来了,你爱上了南德,但南德没爱上你。你们这个恋爱应该现在不谈,长大了再谈。
再往后,辰辰所在的新园,一天有个大男孩像她一样,在门口守着,手里拿着一堆好吃的。辰辰一到,大男孩“啊”的一声就跑过去接她。然后这两人就在一起了。这种亲密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他们幼儿园毕业。
当孩子王遇到孩子王 《小人国》另一主角池亦洋,一出场就是一个“小霸王”。 他抢了陈炳栋的棍子。老师鼓励哭泣的陈炳栋去找他要,“池亦洋请把棍子还给我。”池亦洋理都不理,一心研究地上的小虫子。 跟他们同样年纪、旁边玩土的佳佳看不过眼,过来让他把棍子还给人家,作为奖励,他可以给他叠一个纸飞机,或者送他一个玩具。他还是不为所动。佳佳继而威胁说不跟他玩。 “少废话!”池亦洋一下爆发,站起来拿着棍子,冲着佳佳高声叫道:“把你们打成肉泥!”一位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反而冲着老师挥舞起棍子,作势要打。 这不过是池亦洋在巴学园称王称霸的一个小插曲。 在其他孩子的家长眼中,池亦洋简直是见面高兴就打,不高兴也打,毫无规矩。一个小孩回家告诉爸爸,说他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池亦洋没打他。 他的霸道招致其他家长的严重抗议。在家长会上,他们强烈要求大李把他“弄走算了”。 大李力排众议。她更多考虑的是,一个坏孩子是被塑造出来的,如果池亦洋被开除,可能会给自己贴上“坏孩子”标签,慢慢就真坏下去了。 “我们观察的结果是,池亦洋为男孩子树立了一个男性的榜样,我们从池亦洋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东西。”她安抚那些愤怒的家长。担心家长会给孩子施加压力,她没把这情况告诉池亦洋的家长。她认为,在幼儿园里产生的问题,就应该在幼儿园里解决。 池亦洋本来特别胆小。刚进巴学园的时候,他像只小老鼠,处处躲着。他在之前的幼儿园受到过“迫害”。 大李不断鼓励他。大李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幼儿园是孩子的地盘,孩子说了算。 意识到巴学园可以自主后,池亦洋慢慢开始膨胀。他个子大,点子多,长得也挺帅,渐渐成为孩子们的领袖。 男孩们都愿意到池亦洋手下当“兵”,跟着他玩战争游戏;女孩中,池亦洋也享有崇高的威信。有个女孩特别喜欢池亦洋,有次他要跟爸爸去美国半个月,女孩哭得泪人一样。 等大李发现池亦洋成为领袖时,池亦洋已经变得有些“疯狂”了。 2006年夏天,张同道进入巴学园拍摄时,池亦洋早已是霸道的“孩子王”。大李已经决定要认真处理他的问题。为了让张同道能记录下池亦洋的疯狂状态,大李把这个处理推迟,“让他又多称王称霸了一个月”。 再做坏事,池亦洋就被罚坐老师办公室里的反思角。第一次去,池亦洋坐到老师的大皮椅子里,脚翘上桌子,相当自得。他还跟摄影师聊起了天,问后者老拍他难道是因为觉得他很帅? 这让大李哭笑不得。下一次,大皮椅就换成了小木板凳。 在张同道看来,池亦洋遇到大李是这个小男孩的幸运。大李循循善诱,加上身边朋友陆续离开,渐渐让这个跋扈的小男孩有所收敛,甚至没过多久,他居然就像个好孩子般主持正义了。 陈炳栋跟佳佳闹着玩出了火花。池亦洋上前拦住其中一个,告诉两人,“有话(好好说)别打架。”他还让两人分别说明缘由,弄明白是佳佳先动的手后,他让佳佳“诚心诚意地”给陈炳栋“说对不起”。当时没有任何老师在,只有张同道的摄像机。 之后,他想出“嘎嘣”游戏,把塑料泡沫扔到沙坑里,他们从坑边往里跳,踩得泡沫“嘎嘣嘎嘣”,三人玩得皆大欢喜。 “池亦洋跟老师不断冲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那样对老师,老师那样对待他,一转眼,他就用老师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别人。”张同道感慨,“孩子就是这样成长。” 巴学园组织老师跟孩子们的足球比赛,池亦洋不小心手臂碰了球,被裁判大李判罚点球。一向剽悍的池亦洋气得大哭,骂大李“混蛋”,罢踢了。 张同道事后也问过大李,说池亦洋挡一下就挡一下,何必把这场快乐的足球赛给搅和了呢。 她回说,就是要给他立规则,由此让他知道,世界上还是有规矩的,你不能为所欲为——自由是有边界的。 孩子王也有各种类型。池亦洋是一种,巴学园的另一个分园里,刘嘉阳是另外一种。他的故事放在了《成长的秘密》中。 刘嘉阳是个看着很文静的男孩,戴着眼镜。张同道摄制组去拍摄的时候,总有孩子说被他打哭,但摄制组从没拍到过。那时他也已经是个小领袖。 他身边有4个女孩,口口声声管他叫队长。大李问她们,你们有个什么队啊。奥特曼队。 吃早饭的时候,他左边女孩给他拿餐巾纸,右边女孩拿粥给他喂,后面还有个捶背的。有别的小孩想来给他捶背,还被那些女孩赶走,说你怎么有资格给他捶背。 “这些孩子,他不是上级领导任命的,也没有制度保障,他真是靠实力征服了这些孩子。”张同道笑。 但女孩们的家长看着心里难受。赶苍蝇的那个女孩还总给刘嘉阳带好吃的,她爸爸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也是留洋博士,觉得孩子俨然就是个奴才,非常不希望张同道表现她。 “后来我就使了个坏,让刘嘉阳跟池亦洋交交火。”巴学园在北京有两个分园,大李有时会安排两个园的孩子一起做活动,这次就把池亦洋那帮孩子集中到刘嘉阳这边。 刘嘉阳是主场,池亦洋是客场,池亦洋带着他的人马往那儿一站,手一拦,把女孩子和其他男孩都拦在后面,他往前一站。 刘嘉阳则布了一个阵,派了一群男孩从桌子那儿跑过来一圈,哗地反过来又跑一圈。池亦洋非常冷静地在那里看,看完了说,你不就是跑一圈又跑一圈么。一挥手,冲。 那边冲过来了,这边一看,镜头里没有刘嘉阳了,他早跑了。就剩下他两个兵,还在那里跟池亦洋冲突。 一开始张同道还以为能拍一集“当孩子王遇到孩子王”,结果没想到是这样。
“票房来自妈妈的包场” “大家都不相信,像这样一个小破电影怎么还能进电影院,还居然有几十万元票房。”张同道回忆。 《小人国》曾在2009年11月全国上映,原本安排好有五百多家影院参与放映,结果最后只有50家。剩下的都不愿意放。“人家说,上你这样的片子影响我们的票房。” 没有任何前期宣传,没有明星,没有特效,更没有八卦,即便是那50家影院,上映最长不过十天便被撤下。 但在一些妈妈论坛,这部电影口碑很好,更多的年轻妈妈想看,却看不到。最终上海的妈妈率先想出包场这种方法。她们到电影院去,问放一场要多少钱,说要5000元,她们就包了。然后在网上发布消息:包了某家影院某一天某一场,谁来看。下面很快就会有回帖:要几张。 “我的票房就来自这些妈妈的包场。”据张同道收到的数据,上海包了一百多场,北京包了一百多场,广州也放了几十场。全国最终包了有六百多场。 “回过头想,有10家影院放已经不错了。”那年为了躲避次年1月上映的《阿凡达》,国内外大片纷纷提前档期。与《小人国》同期上映的就有《2012》。 这种口碑让张同道觉得,如果认真做商业推广的话,这部片子票房做到5000万都很正常。 电影2009年全国上映后,张同道收到截然不同的两种观众反馈。一种是说太好了,这个幼儿园跟天堂一样;另外一种就说这什么破幼儿园啊,孩子不就是玩么,啥都不教。“当时就有妈妈,尤其是奶奶这个辈分的人,很愤怒:你们怎么能宣传这样的学校。连着对我也很愤怒。”张同道一脸正经。 在他看来,中国的家长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自由,一方面还希望孩子接受知识,因为归根结底,那些孩子还是要在中国考大学,除非下定决心出去留学。 更多的妈妈看完片子后开始回想,自己对孩子做得到底对不对,自己爱得对不对,给孩子的到底是帮助还是伤害。 拍完《小人国》后,张同道被当成儿童教育专家,被邀请参加各种幼教活动,之前有900个幼儿园长参加的全国大会,他也被邀请上台发言,主讲《小人国》里的儿童教育。 张同道认为,在儿童教育中,最基本的是对孩子的尊重,是把孩子当作人,还是当作父母的附属物。“就像‘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山东弄了个中华民族精神园,把‘二十四孝图’刻成碑。我说那里面有个杀人犯你们知道吗。” “多拍点我孩子” 拍《小人国》时,取得孩子家长的拍摄许可并不容易,有的一开始就签了,有的一直等到看到样片才肯点头,还有的签了同意书看完电影首映后又反悔,为此,张同道不得不花费15万元,重新制作数字拷贝的母盘。 取得巴学园拍摄许可很简单,其实巴学园自己也在拍DV,用于制作成教学片,只是拍摄效果不好。 张同道有时会犹豫,他担心自己的拍摄、放映会对这些孩子的将来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辰辰、池亦洋。 池亦洋的家长比他放心得多。他们不仅同意拍摄,还告诉张同道,如果他们有钱,他们会主动支持他拍。 2009年《小人国》在北京首映,这些孩子的妈妈们都哭得一塌糊涂。 辰辰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直在等。即使知道,她也不打算去阻止,只是去抱抱女儿,因为等是辰辰的选择,那点风,那点冷,怕什么。如果不让她等,那是心上在下雨,心里在刮风。 南德妈妈也哭了,她责备自己把两人拆开,可能做了一件错事,可能伤害了孩子。 其他家长也都看哭了,尤其是锡坤妈妈,她们没想到幼儿园老师对孩子那么好。 在北京首映会,池亦洋的父母也到场,看完首映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孩子曾经成为众矢之的。电影放映完,很多人提问,问池亦洋爸爸是不是很野蛮。结果他爸爸一上台,文质彬彬、斯斯文文,说话都小声小气的。 张同道有一本家长给他的留言册,大多数人都很感激,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究竟是什么样,“孩子成长中这么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用如此专业的方式记录下来了。” “如果有人这样记录我的孩子,我会非常高兴。”张同道的小儿子9岁,也曾在巴学园呆过。他没能给自己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留下记录,至今有些遗憾。 张同道会再花几年时间关注教育。“这么多年中国教育,没有出现十分出类拔萃的人,尤其是没有出现创造性的人物,这说明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哪儿出了问题,光从空洞的理念出发是不够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拍摄,能积累大量的案例,来供大家去研究。” 《小人国》也为张同道积累了口碑。拍摄小学就明显比以前要容易得多,家长也更配合,甚至还有家长“走后门”,通过关系找到他,让“多拍点我孩子”,最好是主角。 似乎可以为家长这种功利心理佐证的是,有经纪公司看了《小人国》后,想找池亦洋演电影,那时池亦洋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依旧是“孩子王”。
——摘自《南方周末》 作者 万静
这个题材的纪录片不错,一直比较关心,早年主要是想学习一下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后来慢慢演变为关心这个事,因为它与我们整个国家的未来太有关系。
孩子几岁的时候,学校工会曾搞来一个类似的录像,是一位不错的儿童教育家讲这个主题,工会主席担心人太多,规定只有女工可以看。我只得放了一段时间后再去探一下情况,结果大出意料,一个大会议室,只有不到十位母亲在看。
现在外孙女的教育由她的母亲把关,方方面面还暂时轮不到我发言,但仍还是很关心这个事,也希望所有的人都关心这个事,不光是要带大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不要将他们教育成为一群不正常的人。
楼下有个小幼儿园,阿姨上课的时间我常走过那里,真正在教英语单词,我想学个把子玩哈就算哒,若硬要几岁的细伢子学会几百上千个平时根本用不着的英语单词,那真是很恐怖的事。
只是暂还没有找到小人国的完整视频,只有一段几分钟的介绍片。也放上来大家先过哈目。再找……
http://player.56.com/v_NDQ2MDg0MTc.swf
再放一段48分钟的。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wNDI0NDEy/v.swf
读艾兄转帖,看pengie转截的视频,刚在常德网版读湖边士"挖土机与萨克斯"的文章;真是好现象,社会很多人士在关心教育问题;怎么认识儿童的成长,这是应科学深刻了解的,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看过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联柯的(教育诗);书中描写的孩子多为国内战争后的狐儿,在无人管教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很多会偷会抢也会劳动,马氏学校专们收留这些孩子,并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偷抢都要手脚快,所以做起事来又快又准,改变坏习惯后是最好的劳动者和战士,这是马氐了不起的地方.
张同道的教育认识更有现实意义:让强者更强、让弱者也逐步强起来、强者学会文明的对待弱者并遵守规则;社会中强者多总体力量就大.这样的破幼儿园教的是最有用的人类和谐生存之道!
回复 7# 呵呵
看了这篇文章和彭老师转的视频,很有感触。我有位同事的孩子成长经历很独特,我把他记录下来了,转过来大家看看。谢谢!
http://2011.hnzqw.com/viewthread.php?tid=10577&extra=page%3D1
欢迎光临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http://2011.hnzqw.co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