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种视角] 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 (外一章)

 

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

 

    

  人们喜欢把美妙的、可盼而不可达的理想之地称为天堂。图书馆是书的堆放处,它有哪些景象可组成天堂的圣殿?我不得其解。但是,当我把在图书馆的所见所闻,把图书馆里曾经发生的事情,罗列一些,那些画面重现于眼前时,我似乎觉得理解博尔赫斯说的话了。这句话表达的思想令人仰望。

 

  到处显示着现代气息的杭州图书馆离我家很近,走进舒适安静的阅览室,你会感受到不同的人在阅读时的共同安宁。在寒冬的大雪天,还有乞丐在这里读书,没有驱赶,没有干扰,他们在这里享受温暖,享受宁静,使自己疲惫而备受冷眼的神情得到舒缓。对他们来说,这是可以暂时逃离社会歧视的慰藉之地。平等,在人聚集的地方,去哪里寻找?

 

  远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前总统克林顿的图书馆坐落在一片绿色之中。这里藏有克林顿个人所有资料。在美国,给卸任总统建图书馆,不是为了对总统歌功颂德,而是为了保存历史。克林顿与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绯闻曾让全世界津津乐道,也危及克林顿的总统宝座,这样的重要事件所涉及的资料,在克林顿图书馆完全保留。图书馆,能看到真实的再现,因为真实是图书馆的品格和功能。在那里,没有人可以伪装。

 

  有两位上海老夫妇在美国旅游,听闻哈佛大学学生凌晨四点半就在图书馆看书。他们在哈佛大学旁找旅馆住下,第二天四点刚过,老夫妇就进入哈佛校园。他们走进藏书逾千万册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看到每个阅览室灯火通明,每个座位上都坐着看书的学生,两位老人看到这样的情景,热泪盈眶。美国是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充满竞争。但在图书馆,却可以沉寂身心,潜心求知,无数成功者就在这样没有纷争的苦读后,实现了梦想。这里是隔绝尘世的思想驿站,是没有纷扰的清净圣地,与矛盾和冲突的社会形成了两极。老夫妇的泪水是为看到寂静修心的景象而流。

 

  在这样的知识宝库中,我还发现,这里的服务人员温文而谦恭,不见粗鲁、不显张狂。面对知识的海洋,他们都理解自己是海之一粟。图书馆的阅览室大多是女服务人员,她们的服务善解人意。我曾在北方一座油田小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服务员有事外出,也不赶我走,而是十分信任地把我反锁在里面,使我看完了剩下的书页。几十年过去了,她让我更相信,这是只有在图书馆才能感受到的服务。知识的长期浸染,使她们有了关爱的情怀。

 

  人间没有天堂,但是人间还有充满着公平、真实、友爱和让人潜心静修的图书馆,博尔赫斯有充足的理由把图书馆看作是人间的天堂。那么,我们就经常去图书馆坐着看书吧,即使不看书,坐一坐甚至走一走也行,因为那里,不仅给你提供知识,也可以让你行走于红尘、周旋于职场的疲惫和焦虑平缓下来,萌升出一种单纯的、开阔的、明朗向上的心境。

 


——摘自《解放日报》作者  宁白

 

 

 

 

 从小学教科书看教育理念差异

 


    我现在旅居日本。我家小学生每天都要学习半小时左右中文,虽然进度非常慢,但慢慢地积累下来,到现在也能认不少中文汉字了,于是,前几天开始,我拿出从国内带回日本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让她自己阅读。因为国内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仅仅只是上册,内容就已经相当丰富,有诗歌,有寓言,还有童话,相信对于孩子提高中文水平一定会很有帮助。
 

    我家小学生将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拿在手上,翻看了一下目录,就开始惊叹了,说:妈妈,好多课文啊!又说:日本小学二年级的国语课本,比这少多了。

 

    听小朋友这么一说,我让她拿出日本的二年级国语课本来看,二本教材一比较,就发现果然大不相同:国内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已经有186页,34篇课文了,这还不包括仅供阅读用的另外6篇童话文;而日本的国语课本上册,居然一共才六篇课文,一篇阅读文,全加起来才7篇文章。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从教科书的“量”来看,就感觉中国的孩子太辛苦,而日本的孩子未免太轻松了。

 

    再对比两本教科书的内容,也大不一样。日本的国语课本的选题,基本是以植物,海底生物等自然为主,如第一篇课文是“蜂斗叶的茎”,说的是一种叫蜂斗菜的植物如何在初春残雪消融的日子成长;第二篇课文是“蒲公英的智慧”,详细地描绘了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孩子们学习完这二篇课文之后,接下来的第三篇课文,叫“大家都来做观察名人”——这篇课文教孩子们怎样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写观察日记,日记写好之后,再一个一个地在班级里进行演讲和发表。

 

    而国内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对于自然的描绘,但这些课文大都比较写意和抒情。例如第一篇课文《秋天的图画》,这样写道:“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从这些就自然而选题的课文来看,日本孩子接受的是理性教育,内容具体化;而中国孩子接受的教育似乎更为感性,且抽象化内容居多。

 

    此外,从日本的课本中间,可以寻找到许多团队与协作精神的教育理念。例如第4篇课文,选用了绘本名家李欧·李奥尼的童话作品《小黑鱼》,说的是一条住在海里的叫Swimmy小黑鱼,因为很弱小,所以小黑鱼家族里的许多小鱼,都被大鱼给吃掉了。只剩下小黑鱼一个留在黑暗的海底,后来,小黑鱼终于找到了许多同为小鱼的同伴,为了不再被大鱼吃掉,小鱼们想了个办法:它们有规则地排列起来,拼成一条大鱼的形状,行动一致地一齐游动——这些小鱼再也不怕大鱼了,因为它们团结在一起,成为了海底里最大的“一条鱼”。

 

    此外还有第六篇课文《珊瑚海的生物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浅显易懂地描绘了居住在珊瑚礁海底的生物们,如何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得以和谐地居住在一起。

 


    而国内的语文课本,如《蓝色的树叶》,《窗前的气球》,《纸船和风筝》等这些课文,谈到友谊与友爱,很不错,但不过这些都和“团队”“协作”“和谐”等无关。而且,甚至从一些课文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的强烈的个人精英意识。

 

    例如《聪明的韩愈》这篇阅读课文: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他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件东西,能把书房装满。

 

    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他们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可是谁的东西都没把屋子装满。

   

    一个叫韩愈的学生走进书房,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见了,高兴地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这篇阅读课文中所说的“韩愈”,不知道是否诗人韩愈,若是诗人韩愈,也不知道小时候的韩愈真有此事——这些且不理论,但这篇课文,凸现了“韩愈”的聪明,也间接体现了“韩愈”周围的孩子的不聪明,作为给孩子们阅读的课文,这样的文章好还是不好呢?


    除了《聪明的韩愈》,还有一篇这样的课文,叫《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这么写: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了,他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大家都非常担心: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

 

    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这篇课文读完,我家小学生就开始提问了:

    “妈妈,这些动物们,它们为什么不选举?它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万兽之王阿,为什么要由狮子来指定呢?”

 

    是啊,森林本就是属于所有的动物的,谁规定狮子就必须是森林之王呢?按自己的习惯过日子,是自然界生物的本能,为什么要一只小猴子来宣布和特赦呢?动物们需要一个万兽之王,完全可以自己选举产生,为什么要由狮子来指定呢?这样的一个童话,而且还选入供我们孩子学习的教科书,是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呢?告诉孩子们从小要懂得畏惧权势吗?对于这样的教育,同样地想问一句,是好还是不好呢? 

 

    (追加说明一下:日本分地区不同,教科书会有些不一样,不过小学二年级的国语课本基本大同小异;另外国内的语文课本,我手头的这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1年12月第一版,2008年5月第13次印刷)                        


——摘自《羊城晚报》作者  唐辛子

TOP

   “我们就经常去图书馆坐着看书吧,即使不看书,坐一坐甚至走一走也行,因为那里,不仅给你提供知识,也可以让你行走于红尘、周旋于职场的疲惫和焦虑平缓下来,萌升出一种单纯的、开阔的、明朗向上的心境。”

    这话说得真好!

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好!

TOP

 森林法则———弱肉强食,被编教科书的人运用!

TOP

"是啊,森林本就是属于所有的动物的,谁规定狮子就必须是森林之王呢?按自己的习惯过日子,是自然界生物的本能,为什么要一只小猴子来宣布和特赦呢?动物们需要一个万兽之王,完全可以自己选举产生,为什么要由狮子来指定呢?这样的一个童话,而且还选入供我们孩子学习的教科书,是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呢?告诉孩子们从小要懂得畏惧权势吗?对于这样的教育,同样地想问一句,是好还是不好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