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过程是自由恋爱
录取“什么人”很有学问;“怎么”录取,同样值得研究。
中国的自主招生改革,大方向非常值得期待。但目前看来,似乎只是增加了一次春考,而且,由于考录不分,感觉上不过是“一考定终身”“认分不认人”的翻版罢了。
美国每年有七次SAT考试,但这些只是考试,与招生关系并不大。考题不是由高校出,成绩也不由高校判。许多美国顶尖大学在统计考生的SAT考试成绩时,不管你考多少次,只取最好的单科成绩。假如你1月、3月和6月各考了一次SAT,3月份英语考得最好,6月数学考得好,证明你有这个能力;两次低分,可能是身体不适,或诸多偶然因素。所以取3月份的英语成绩,和6月份的数学成绩。
这七次SAT考试,考生可参加任何一次,若七次不够,还可继续考,直到你认为所得分数代表了你的水平。由于考不好还可再考,心理压力不大,心态正常,因此,每次考分一般起伏不大,大多数美国孩子考一两次就不考了。
某日在北京机场候机,一对夫妇(读者)认出了我,跟我抱怨高考:女儿学习优异,保送上南京大学。但孩子想上北大,并且每次模拟考都超过北大录取线,于是做出决定,放弃南大,报考北大。但鬼使神差,高考分离北大录取线仅差一分。只好复读!我暗忖:复读一年,只为一分,压力更大!如中国每年也有七次高考,这女孩一定不会失常……
申请美国大学,没有名额限制,没有A类B类,没有抛档不抛档,也不规定第一或第二志愿……考生与高校之间,纯属“自由恋爱”,而且还有“三部曲”。
从高二(相当于国内高一)开始,学生就参加“高考预考”(PSAT),高三又参加第二次PSAT考试。成绩一出来,各大学分析考生资料后,就向他们发出热情洋溢的“求爱”信,每天家里的邮箱都被精美的画册塞得爆满。此阶段,条件好的学生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自以为是“大爷”,大学是“孙子”。排名第12位的华盛顿大学给我儿子矿矿寄来的各种信件和材料恐怕超过20次。其实,学校追着你拼命发邀请,只是把你当候选对象,候选基数越大,越有可能选出优秀的学生。当然,学校录不录取你,还要看你在第二阶段如何“推销”自己。
经过第一阶段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后,考生终于要决定:接下谁抛出来的“绣球”——给自己相中的大学寄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寄出后,大学——特别是抛“绣球”的大学——会突然变得“牛气”起来,完全没有了第一阶段中的热情。无奈,当考生把自己的条件摆出去后,主动权便到了别人手上,你只好等待“宣判”了。
比较好的结果,是抛了“绣球”的大学接到学生的申请材料后,便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回来,而且还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 都给啦,有意见可商量……”
之后,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试探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访校;给予更高奖学金;邀请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这时,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学生:决定是否接受录取的期限快到了……;期限已过一周,我们假设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可把期限延迟15日……
接收大学的录取邀请,意味着要给高校寄回执卡,一并还要汇上数百美元的学费定金。这相当于敲定:经过几番互相追求,你已经是“他的人”了!校方的口吻此后便又会神气十足,用通告学生的口气规定你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完成三件事……
这个互相“追求”的三部曲,很有意思,也迷惑人:怎么双方会在不同的阶段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其实,凡是“推销”自己的阶段,都是“夹起尾巴”的时候。这就是市场的铁律:顾客永远是上帝。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帝”。
劫富济贫
教育公平是古老而现实的话题,西方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有过论述。在东方,孔子的“有教无类”是最早的探索。但孔子的“有教无类”也有一个小小的前提:交10条腊肉做学费。
“有教无类”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成了今天的“义务教育”。然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管是穷是富,统统收“10条腊肉”,似乎学费面前人人平等,实则并不公平。高校几年的学费,于富豪不过九牛一毛;但对贫困之家则是一辈子的储蓄。
美国高校也实行“有教无类”,但不一刀切;从录取到收费,既公平又合理。美国一流大学典型的录取政策是Need-blind政策。Blind指摸黑、不透光;Need指入学经费需求。大学在录取时,完全不考虑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只用“三合一”的标准衡量你是否为他们想要的人才?如然,即使你的父母一文不名,照样录取。
录取名单形成后,将会送到学校的资助办,学校再根据你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决定给多少资助。如学生父母每年只能提供1000美元,而在哈佛上学每年需要50000美元,这就形成了一个49000美元的缺口,此时便产生了Need-based,即需要由学校补足的缺口。当然,富家子弟的学费,一分钱也不能少。
哈佛曾自豪地声称:给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这种学生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排名稍靠后一点的大学则采取Merit-based的政策,即谁的条件好,谁得的资助高,以此来吸引因一流大学的Need-based 资助政策而得不到高额资助的学生。
如,根据我们家的收入,我儿子矿矿如果上实行Need-based 的一流大学,每年需交30000美元;但如果选择排名靠后一些的实行Merit-based的大学,不但不用交学费,还可以获得生活费。
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免掉的巨大款项哪里来?校友捐款,向富人征集。还有一种永远无法得到证实的说法:如果每名学生在校实际需耗费40000美元,则收费标准定为50000美元,多收部分自然可以匀出来给贫困的优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