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朋友拜年勾起的回忆——新年第一电(九)
知青返城,开始只是高干子女的专利。只要看看那些知名人物的经历就可清楚。
其实,这也不需要查他们的档案来进行证实,看看自己身边的知青变化就足以能够说明了。
就我的身边而言,看到的印象犹新,听到的也耳熟能详。
早在1963年853就接待了第一批首都支青。之所以说“支青”,是因为当时只有支边青年这一说;再说支边来的人群中尽管不乏才华横溢的知识青年,像现任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会长、世界艺术联合会主席贺兴桐这样的人物,却也有一些文化不多、麻烦不少,令当地政府十分头痛的一些社会青年。
63年来853的支青,遍及全场各连队,其中唯有分配到雁窝岛上的那些人公认为素质最高。
因为雁窝岛是我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是我的老娘家,所以对那里发生的一切,比较关心。
63年到雁窝岛的支青中,不乏才华横溢的知识青年。其中不少人应届高中毕业,连大学也没有考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了。这其中又不乏高干子女。除了上举的贺兴桐为贺龙的亲侄子,比他更高级别的高干子女,有朱德的孙女朱玉珍;还有电影《革命家庭》原型,老革命家陶承的侄孙女(或外孙女)欧阳;某高干女儿刘英,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干干子女,除了与本地青年结婚成家外,凡单身的都早早返城了。朱玉珍是1971年离开雁窝岛的,贺兴桐恐怕只早不晚。
欧阳因为嫁了个汽车司机,长时间在北大荒当个中学教师,80年代初还和我老伴一起参加中学教师的培训学习。后来听说她一家也返了城,她丈夫正好给老奶奶(姥姥)开轿车。
刘英,和本地一个电业所干部结婚。她后来担任853副场长,直到80年代中期,才通过关系一家子调到东莞,虎门海关任职,从事林则徐未完成的缉私工作。
一句话,知青返城,自高干子女开始,上行下效,渐至普及。
不过,一般没有关系可找,没有门路可走的要想达到此目的,也并非容易事。
要是没有云南知青几万人的大规模请愿,加上绝食、卧轨、当着中央来的领导的面割腕自杀,鲜血喷溅主席台的那种敢于牺牲自己的壮举。要想否定毛主席的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号召谈何容易。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流血牺牲,后人坐享成果。
举国上下刮起的返城风以拉枯摧朽之势席卷华夏大地。
在北大荒的知青走到没剩下几个的时候,家中绝对有关系可用的王女,还在大兴安岭。
朱 君倒是安于现状,认认真真的在当他的连长。尽管条件艰苦,但娇妻美子加上事业有成足以使他能安心边疆闹革命了。
倒是王女看到和她一起来支边的,只剩下她光杆一个时,觉得心里不平衡了。
她请个假返回宁波,知道老爹充左,说不通,就找老娘诉苦。
终于在老娘的干涉下,王女得以返城办回宁波。
但 朱 君由于工人出身一个既无关系可找,办困退不够格,要顶替家中还有一弟一妹只有一个老妈的指标还不够分,要病退身体又没有病,他总不能像有些会玩儿命的人那样腰里别着把刀,去找医生把。再说现在他还是农场的在职干部。
这下好了!一家三口,男的在大兴安岭,女的在宁波,小不点在上海。
对于小两口,别离无非有点思念之苦。可 朱 君的妈妈,一个五十出头的妇女,手中抱着小孙女,一只眼睛望着在大兴安岭的儿子,另一只眼睛望着在宁波的儿媳妇。眼看儿子一家三口分成南北东西。老妈妈既牵挂在万里之遥外儿子的平安,又担心千里之外的儿媳妇怕出什么变故,究竟老亲家不同意这门婚事的一切还历历在目。
种种苦衷,老妈妈向谁诉说啊!要是老头子在世,老两口还可以互相埋怨几句发泄发泄,现在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对谁去说啊?
对于朱母来说,碰到的是天大的困难,是不堪负荷的重担,老人家能挺得住吗?(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