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历年论坛链接: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返回列表 发帖

周荷初教授主讲《什么是国学》

 

周荷初教授主讲《什么是国学》暨研讨茶话会

 

长沙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江永知青周荷初教授今天上午10点在烈士公园瑶池山寨,主讲《什么是国学》暨研讨茶话会。

茶话会由马灯主持,上午由周荷初教授主讲,下午自由发言提问和讨论。

演讲精彩,发言踊跃,讨论热烈。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此张为向北摄)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周荷初教授演讲风采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谢谢艾木地!热烈祝贺周荷初教授主讲《什么是国学》圆满进行!
越是泥泞的道路,越能留下深深的足迹。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回复 2# 艾木地

 

            谢谢艾木地的报道!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回复 2# 艾木地

     多谢报道!

    “国学”的概念众说纷纭。网搜其一相对言简意赅,或可供参阅:

   

“国学”这一概念随着“国学热”而为人们所熟知,它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其实,“国学”一词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周礼》中有“乐师掌国学之政”的话。《礼记》中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可见,“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而不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用“国学”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清朝末年,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进展。为了区别西方的学术文化和中国两千多年来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传统学术文化,人们把前者称为“泰西之学”或“西学”,而把后者称为“中学”,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由此而来。此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有人将西方学术文化称为“新学”,而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旧学”。也有一些学者出于保存中国文化命脉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国粹”或“国故”。后来,章太炎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均用“国学”指称中国固有之学术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国学”一词逐渐通行起来。

   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国学”这个显得有些笼统的概念来指称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呢?应当说,这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有着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整体性、综合性,不是说“国学”等于经、史、子、集的简单相加,而是说所谓“经学”、“史学”、“子学”、“文学”都是在同一个文化母体中生成的,它们在内涵上有交叉重合,是互通互补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讲是一体的。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

TOP

返回列表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