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 朱纪飞
可能是:侗布或草苗布
(2)苗布 苗布是苗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又称“亮布”。它是苗族妇女自织自染而制成的。其加工过程 十 分复杂。先将蓝靛块加适量水在染缸或木桶内稀释,加入半斤左右的糯米甜酒,接着把白布 投入染缸或木桶内沤染。两三小时后取出,放于缸上的横条上或桶口边晾至半干,再染,反 复多次,直至染透,故苗布有“九晒九染”的工序之称。然后将布卷好用饭甑蒸一二小时, 取出晒干,用深红色药水或牛血或薯良汁浸染,使布变成紫色,晒干。再把布叠三四层,放 到平滑的捶布石板上,用直径约二寸,木质坚韧的小木槌捶打,边捶边用鸡毛蘸取适量鸡蛋 白涂于布上,使布发亮。捶得越均匀、次数越多,布就越亮,乃至光彩照人。最后轻涂一道 “品连水”,将布晒干,就变成了流光溢彩的苗布。 苗布是青年人,尤其是姑娘们的上等衣料。用苗布做成的漂亮布服,一般是在隆重的节日盛 会或姑娘出嫁时穿用,几乎每个姑娘都有五、六件,多者十几、二十件。参加活动时,妙 龄的苗族姑娘一次便重叠穿上数件,并配戴银饰之类的饰物,更显得妩媚动人,别有风采。 苗布凝结了苗女的不少心血,它是勤劳和智慧的象征。谁的布最发亮,就越能得到小伙子们 的欢心和同伴的羡慕。 关于苗布的来历,相传苗山有位漂亮的姑娘叫帕依,她心灵手巧,能织出雪白的布。但 当后生们穿着雪白的衣服上门求亲时,姑娘却摇头走开了。一天,帕依在路上遇见了上山砍 紫的戈桑,这穷小伙子身上的衣服黑得发亮,不好意思抬头看姑娘。岂知帕依看中了勤劳的 戈桑,她红着脸迎上去说:“杉木苍翠,养它的岭最肥;衣服黑亮,穿它的人最勤劳得福, 让我们同一个甑蒸饭吧!”后来两人便成了亲。从此衣服的黑亮程度就成为鉴别勤懒和挑选 情侣的标准。
百科内容来自于:
侗族擅长纺织、刺绣。他们自纺自染的"侗布"是侗家男女最喜爱的衣料。侗族织的布有粗、细纱之分,用粗纱织成斜纹状的布多用做棉衣里子。用细纱织成的平布分两种,织成套格方形图案的叫"双堂布",织成网纹的布叫"棉给"。"侗布"就是用织好的这两种布经蓝靛、白酒、牛皮汁、鸡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蒸晒、槌打而成。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侗布"非常珍贵,侗族人民除了自己用外,还作为赠送客人的最佳礼品。
在黔东南,侗族保存了千年的不仅是生活习惯,还包括文化和服饰。其中,侗族大歌和服装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做侗族服装的侗布,是用织布机手工制成,然后先用靛蓝(采用自种的靛蓝草叶加石灰泡制而成的染料)浸染三、四次,每次染后清洗晒干,布才变成深蓝色;然后再将布用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捣烂挤汁染侗布成青色后,又用靛蓝继续加染多次,使布透青而带红的颜色;将布晾干后叠在一起,涂抹蛋清并用木槌反复捶打半个多月,直至侗布被捶打得闪闪发亮,最后用牛皮熬胶浆染一遍,使布质硬挺不退色。根据手艺和捶打时间的不同,侗布的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侗布就越贵,因为凝聚了侗族妇女千锤百炼的精华。
侗族老人们手里被做成一件一件的侗衣。尤其费功夫的是女孩子穿的侗裙。侗裙是由手工叠成数百个细细的褶,在长时间的挤压下定型后,成为短小的百褶侗裙。一件侗裙,从制作布料开始到完成,需要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和 数十道工序。太过复杂的工艺和漫长的时间,使现在的侗家的姑娘们很少自己做侗衣,甚至很多女孩已经不会这门手艺了。她们平时喜欢穿城里买的休闲服。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把母亲做的侗衣穿在身上,侗族年青女孩会将侗衣放到用薯根块作料的锅里蒸上数小时,这样蒸出来的侗衣既柔软不失青底带红的鲜艳。
当您走进美丽的侗寨时看到晒着一种布,请您不要惊奇,在以前侗寨里每家每户穿的戴的都是用这一种布做成的,她就是侗族人们传统全手工织的侗布,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很多的侗族女孩都不愿意去织布,也不会织布做侗衣.所以想看到寨子里到处晒侗布的场景就比较难了,现在我们走进侗寨里看到晒在阳光下的一些侗布大多是老一点的妇女做的,也不难发现晒侗布都是老人.这种场面是越来越值得珍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