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散记(十九)
古老而美丽的乌鲁木齐
富饶而辽阔的新疆,是中国的一块宝地。古老而美丽的乌鲁木齐是天山脚下的一颗灿烂明珠。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端,环山带水,沃野广袤,是西域著名的“耕凿弦诵之产,歌舞游冶之地”。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 受过天山雪水恩泽的各族人民,曾创造过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历史悠久的乌鲁木齐,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
公元1755年,清政府在现乌鲁木齐九家湾明故城筑垒驻兵,并将此地正式定名乌鲁木齐,公元1763年改名为“迪化”。公元1884年,乌鲁木齐定为省会,升为“迪化”府。当时,这座新兴的草原边城,堪称“塞外江南”,出现了“万家烟火暖云蒸,销尽天山太古冰”的繁荣景象。清代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文人,如林则徐、纪晓岚、洪亮吉,刘鄂、肖雄等都曾先后在乌鲁木齐居住或逗留过,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
我们是9月22号上午9点到达乌鲁木齐的,找好宾馆、吃过中饭后己经中午十二点多了。我打开地图,决定先游乌鲁木齐文庙。
车子进入了乌鲁木齐市区 我惊讶的发现 ,原来乌鲁木齐是一个非常繁华的都市,道路又宽又直,道路两旁尽是翠绿的大叶榆树,超过20层的大厦 更是比比皆是。商店招牌都是中、阿文对照,尤其是维吾尔族的女人很漂亮 有的像中东人、有的像蒙古人、更有一些像俄罗斯人。
乌鲁木齐文庙,位于前进路15号,是全疆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风格庙宇建筑群,它靠街而立,门前杨树成行。绿叶成荫。
乌鲁木齐文庙文庙是一组砖木结构清代宇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有山门、前殿、大殿、两祖东、西厢房、并有对称的两座钟鼓楼,前方正大殿飞檐斗拱,青砖筒瓦、雕梁画栋,雄浑庄重,古色古香,雅致清幽,游人至此,常感慨万千,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人呢?在乌市,无论是公园、宾馆、饭店、理发店、服装店,凡是商店和公共场所都有“开包检查”的告示。但大都形同虚设,文庙免费参观,游人很少,香火处无人售买。
女儿在购买香烛。
我与女儿在祭孔
大成殿,集全国文庙三特点,将孔子、四像、十二贤哲融为一室,大型雕像、高浮雕立像,个个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
文庙大院
钟楼
鼓楼
古树
哲人已去,但是他的思想与教诲久久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在文庙、在千年的历史潮流里,唯一不变的是思想,孔孟先贤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从文庙出来,我们乘巴士直奔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是所有来乌鲁木齐旅游的人必到的地方,是中亚风情的缩影。是一座色彩、声音和气味的博物馆。在这个色彩斑斓、语言杂多的混血之城,跻身其间的有花帽子下尽情吆喝的维吾尔商贩,有头戴白帽脚步匆匆前去礼拜的回民,有彪悍的哈萨克牧民,有红色脸庞、气宇轩昂的蒙古族壮汉,有胖墩墩、笑眯眯的塔塔尔人,有梦游似的锡伯族青年,有手持相机、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的老外,有手捧《古兰经》的宗教学生,有摇响了萨巴伊(维族乐器)的南疆乞丐,有一脸害羞、正怯生生地兜售乌斯曼草的小姑娘,有手推车里正在梦乡中酣睡的婴儿……当然还有我这样的内地旅行者。
女儿陪我逛巴扎(集市)
又被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了。
乌鲁木齐真是太美了,仅仅游了文庙和大巴扎就夜深了,明天还计划去南山大牧场看看,虽游兴未尽,也只好回宾馆休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