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搬运工(3)刘瑜:渊博的人

    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

刘瑜:渊博的人| jiaren.org

    我认识一些渊博的人,他们是另一种生物。

    这些人一般对罗马史都很有研究,对每一种农作物的起源也如数家珍,经常探讨的问题包括“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只到底有多大”,以及“下一场科技革命究竟会发生在什么领域”,对“三国”“水浒”“红楼梦”里面的谁跟谁通奸,那搞得简直是一清二楚。

    这些都是我不懂的,所以跟他们在一起,我总是感到很惊恐。

    问题是,作为一个文科博士,我似乎有渊博的义务。人们指望我了解澳大利亚选举制度和加拿大选举制度的不同,指望我说清中亚地区在人种进化过程中起的作用,还指望我对1492年这一年的历史意义侃侃而谈。但是,我哪知道这么多啊,我只是人类而已。

    其实我也企图渊博来着,也时不时挑灯夜战抱着厚厚的历史地理科普书啃啊啃,指望第二天在某场对话中“不经意地”引经据典。后来发现,一般来说,当我看到100页的时候,就会忘了前50页的内容,等我回头去复习前50页的内容,又忘了第100页的内容,于是我转来转去,气喘吁吁,最后好不容易把所有100页大致都记住了,过了一个月,却连这本书的作者都忘记。

    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

    认识到这一点后,出于嫉妒,我就开始四处散布“知识智慧无关论”。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可能看问题很深刻,一个读书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我甚至发明了一个更邪恶的“知识智慧负相关论”,在目睹一些知识渊博但逻辑比较混乱的人之后,我非常以偏概全地认为:渊博的人往往不需要很讲逻辑就可以赢得一场辩论,因为他们可以不断地通过例证来论证其观点。而大多数不那么渊博的人,都因为无法举出相反的例子而哑口无言,以至于渊博的人的逻辑能力得不到磨练,但事实上,例证并不是一种严密的科学论证方法。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非常振奋,获得了极大的心理安慰。

    可问题是,由于这些都是歪理,没有博得任何人的同情。人们还是指望我,一个文科博士,了解澳大利亚选举制度和加拿大选举制度的不同,指望我说清中亚地区在人种进化过程中起的作用,以及1492年的历史意义。

    我于是看见有一天,自己也站在讲台上,因为缺乏某种常识,遭到耻笑。

    看来只有指望芯片了。报纸上说,总有一天,人类会发明一种芯片,把大百科全书插到大脑里,你可以用脑子Google芯片,想多渊博就多渊博。对此我多么期待!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走进文具商店,说:小姐,我买一个大脑硬盘。

    小姐说:您要什么样的,我们这有外挂式的,内置式的,40G的,100G的……

    我打断她:最大号的,外挂式!


   

昵 称: 刘瑜

性 别: 女

 生 日: 01-01 (农历十二月初九)摩羯座丑牛

故 乡: 广东省 广州市

现居住地: 海外 英国

自我介绍: 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

   

TOP

好敬业的搬运工,谢谢了。

TOP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却是洞察力。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可能看问题很深刻,一个读书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

      我極不贊成上述的觀點,長期知識的積累就可能成為一個淵博的人,有知識的人才有洞察力,認為讀萬卷書的人分析問題狗屁不通是大字不識的老太太,我懷疑作者的身份是文革時期的張鐵生。

TOP

 “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可能看问题很深刻,

  一个读书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

  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想想你认识的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们。

  建议挽河姐姐看看刘瑜的《民主的细节》。

  她是我们的儿女辈,张铁生的年代刚出生。

   

TOP

刘瑜,网名“醉钢琴”,著有文集《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等。

《南方周末》2008年度专栏作者。现任教于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系。

哈哈,她的粉丝叫“罪犯”。我听过她在潇湘晨报办的晨报大讲堂的演讲。

   

TOP

谢谢行者搬运来的美文。拜读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