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种视角] 有的人不该被忘记(外两篇)

 

有的人不该被忘记

 

 

           如今沪上的图书馆真方便。不比从前,找一本书的索书号,得翻查一大堆卡片,累得你眼冒金星——现在,只消给显示器键入关键词,书号就来哉。

 

     只是苦了不会电脑的老人,对着书库干瞪眼。这不,今天在服务台畔听得一番饶舌——老者操宁波口音,求助寻找“虞洽卿的传记”。甲姑娘也许没听清,也许压根不知此公名头,对答再三,无从落键;亏得边上乙姑娘解围:“噢,虞洽卿?老上海大亨,跟杜月笙、黄金荣、叶澄衷一样的。 ”

 

     总算还有年轻人知道虞洽卿和叶澄衷。遗憾在于,怎么将虞、叶跟杜、黄相提并论?后者是流氓头子,前者是商界巨子,“冰炭不同器,寒暑不兼时”,黑白道岂可混淆。可叹,索性成反派人物,黑道大亨在影视剧里倒是出镜频频,招摇得很,轮到商界大王却不尴不尬,殊少绍介。至于算不上大王的,遂等而下之,绝无听闻矣。

 

     记得那一回在浦东老友处,问起孩子们:“晓得老早此地有个杨斯盛哇?”答案一律是“阿拉弗晓得!”杨斯盛跟虞、叶两位皆苦出身,他生在浦东清墩,两位则是老宁波。论生意规模,杨不及两位,但传奇性却过之。这位当过泥瓦匠的营造商,有好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话说1890年兴建江海关关署大楼,开始由意商皮特尔中标,很快面临地下水上涨无法打桩,工程停顿。杨斯盛接标,亲自上阵,桩桩立下,巍峨新楼转眼屹立黄浦之滨。

 

      1903年造外滩汇中饭店,造到第四层惊现整幢楼东南向倾斜,又是急请杨斯盛。结果,两周内硬是将危楼“扶斜归正”。他最大的功绩还在做慈善。和叶澄衷一样,他俩耗巨资于教育,也许都痛感于自己的少年失学吧。叶澄衷留下了澄衷中学,杨斯盛留下了浦东中学。

 

      我最早是在十五年前接读浦东中学一位教师来稿,采集浦东父老对杨斯盛的赞语:“杨阿木(杨的小名)银子堆成小山,他自己还是粗布鞋、旧马褂、萝卜干。”克勤克俭,遂有一座座乡间小学。最后“捐出近乎全部家财创办浦东中学。张闻天、范文澜、罗尔纲、潘序伦、蒋经国、蒋纬国、王淦昌、钱昌照、马识途等都曾先后在此就读”。

 

      都说富人的最高境界是比尔·盖茨式“裸捐”。又说盖茨的祖师乃十八世纪末钢铁大王卡耐基——他既行裸捐,且有宣言,与同时代洛克菲勒等人力倡“尽其所能获取,尽其所有给予”的理念,奠定了美国现代公益的基础。这,当然都对。然而,倘以为从前中国慈善只有白茫茫一片,今天富人为善只能远绍海外之遗响,却不对。我们中国富人完全可以近承域内之赓续。即以上海滩而论,我们有叶澄衷,又有杨斯盛。而且杨斯盛有行动,又有理论。

 

     “仆亦国民也,以区区家产,与其传给子孙,使贤者损志,愚者益过,何如移作兴学,完成我国民一份子之义务。 ”杨氏论裸捐,无逊于卡氏,虽百岁后,无分贫富人等读之,仍怦然心动呵。

 

     岂可对伟人惜墨如金,令后代“弗晓得”他了?

 


——摘自《解放日报》作者  司徒伟智

 

 

 

文化——最深处的国家潜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文化似乎只是从小学到大学十分讨厌的语文课;一些粗人甚至挑眉一皱:“什么文化?!没有文化老子就不活了?”确实,对现代人来说,文化因为像空气一样被每天呼吸而感觉平平。然而,对每一民族与国家来说,文化乃集体经验的承传与历史的延续。一个尊重文化的国家才可能是一个理性之国,才有可能真正走在健康发展的大道上。从各国发展实况来看,尊重文化乃是最深处的国家潜力。

 

     1924年8月9日,郭沫若长函致成仿吾,记录了他个人受辱经过。

 

 

     1918年8月初,郭沫若入学福冈医科大学,挈妇将子从冈山前往福冈。下火车后,人力车夫将他们拉到医科大学前面的大学街,停在一家大旅馆门口。这些旅馆专靠医大吃饭,收宿求治问诊的病人。郭氏夫妇走进旅馆,下女将他们引上楼,进了一间很清洁的房间。不一会儿,旅馆主人赶上来,估量了他们一下,说是这间房子刚才有人打来电话,已订出去了,请郭氏夫妇下楼:“楼下还有好房间,比楼上的还好。”他们被领到临街一间侧室,一边是茅房,一边是下女寝处。郭沫若马上明白了:“太不把人当钱了!这明明是要赶我们出去!”

 

      此时还未到开晚饭时间(日本旅馆一般包伙),郭沫若便跑出去另觅住处。然人生地不熟,等找到一家合适处已红霞涨天。他回到原店,妻子旅途劳累,抱着儿子已经睡了。郭也饿了,一边吃饭一边读晚报。不一会儿,店里“番头”(领班)悄然进入,拿着号簿来登记,旅客照例要报上年岁籍贯等等。这位“番头”对他全无敬意,郭却故意一副卑恭之态。

 

     ——我是支那人,姓名不好写,让我替你写吧。

 

     ——那吗,写干净一点!(命令的声音)

 

     我把我的写好了,他又指着帐中睡着的晓芙(郭妻安娜):“这位女子呢?是你什么人?”

 

     我说:是我的妻子。

 

     ——那吗一并写清楚一点!

 

     郭妻是日本人,郭沫若却故意未写其日籍本名。最后,“番头”问及来此目的,郭答进大学。“番头”问进大学做什么事?他认为这个支那人最多是去当下力。郭忍住怒气回答:“我进大学去念书。”

 

     ——啊!真是奇怪,我这一句话简直好象咒语一样,立刻卷起了天翻地覆的波澜!“番头”恭而且敬地把两手撑在草席上,深深向我叩了几个头,连连地叫着:

 

     ——喂呀,你先生是大学生呀!对不住!对不住!

 

     他叩了几个头便跳起来,出门大骂下女:“你们搅的什么乱子啊?大学生呢!大学生呢!快看房间!快看房间!啊!你们真混账!怎么把大学生引到这间屋子?!……”

 

     下女也涌进来了,店主人夫妇都涌进来了,晓芙们也都惊醒了。

 

     大学生!大学生!连珠炮一样地乱发。下女们面面相觑,店主人走来叩头。这儿的大学生竟有这样的威光真是出于我的意料之外。我借大学生的威光来把风浪静止着了。“房间可以不必换,纵横只有一夕的工呢。”

 

      第二天我们一早要出旅馆,店主人苦苦留住了吃早饭。走的时候番头和下女替我们搬运行李,店主人夫妇和别的下女们在门前跪在一排,送我们走出店门……[1]

 

     郭沫若撰写这则“悲喜剧”是因为刺激太深,“牢记耻辱”。不过,笔者却从中看到日本民族当年之所以迅速崛起的国家潜力。

 

     日本崛起后屡侵吾华,令我国人切齿。但这则“郭沫若故事”则可看到日本当年何以崛起的力量所在。一个“大学生”如此了得,旅馆老板如此“前倨后恭”,对照我们文革的“知识为我仇”,甚至1990年代都有高官以大老粗为荣(开口闭口“我是大老粗!”)。人文差距的背后垫着社会价值走向的历史天幕呵!

 

     再如对于美国的强盛,有人归之于地理封闭、长期无战,这些当然也是原因,但美国强大最根本的力量实发韧于《独立宣言》,得益于他们最早固守由人类经验共同凝成的人文原则,得益于他们对那些信念的深刻理解,且一路不断补充巩固。如果没有这些人文原则,为什么同样地理封闭的非洲没有发展起来?说到底,国家发展在于对国民的有效动员,在于对社会成员才华智慧的有效利用,在于鼓励青少年努力向学。所谓国家强盛,只能建立在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强大上。草泽人才,尽得其用,其用之效,收于国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相对合理的社会机制,决非喊喊口号、刷刷标语就能达到。所谓“螺丝钉”精神,实以剿灭个人独立价值为哲学内核,真正的反动,与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类天性相违,好像个体生命生来无意义,就该守着这一原则——“个人无价值”——度过一生;好像人们一个个不自贬自抑,国家就完了,人类就完了。

 

     人类发展的一大标志就体现在群己利益的平衡能力上,单极否认个体价值,自然十分容易,十分简单也十分原始,但同时也说明认识与管理能力低下。能够管理复杂,才是真正的本事。


[1] 郭沫若:〈孤鸿——致仿吾的一封信〉(1924年8月9日),原载《新文学大系》第六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参见《郭沫若研究资料》,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上师院图书馆资料组编,1979年版,页369-370。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  裴毅然

 

TOP

 

英国人怎样学英语

 

 

我们很难统计中国学生一共要花去多少时间学习英文。学生生涯结束后,绝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谈英文色变。从小到大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役,让学生们苦不堪言。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几年的英文学习,其结果跟时间绝对不成正比。

   

初到英国时,发现母语为英语的人竟然不懂国际音标。孩子上学后,我才知道语音学(Phonics)早已取代了盛行中国的国际音标。语音学发音系统找出了单词的发音规律,掌握了这些简单规律后,大概有80%的英文单词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出来。跟国际音标的四十八个因素相比,语音学是一个巨大的飞越,而在国内没有得到普及。

   

英国的小学生没有课本!书包里除了从学校带回来的通知以外,总是空空如也。学校的英文教育完全来自于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教学大纲规定的不同专题。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每个孩子都有读书日记,及时记录所读的故事。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扩大了视野。

   

绝大多数的英国孩子都非常喜欢上学。坐在轮椅上的子恩在普通学校跟班就读,可他巴不得天天上学,那是因为学校里有太多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轻松而又幸福地过着每一天。孩子们在学校学习英文不会刻意背词汇。老师每周发给每人一张纸,上面有十二个单词,让大家练习。礼拜一早上测验时,大多数孩子都能写对十个以上。错误过半的孩子则要重新做。

   

偶尔看到英国教学大纲对一二年级孩子的词汇要求。这些单词确实不难,对中国很多同龄孩子来说也能应对自如。所不同的是,英国孩子的母语是英文,而中国孩子学的则是“外语”。我们有如此高的起点,英文基础理应非常扎实。然而,随着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我们的英文为什么越学声音越小,越学词汇越少,越学越没有自信呢?美好的童年完全被无尽的题海、课后的小灶、周末的辅导和假期的补习所占据。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互联网缩短了东西方的距离,而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仍然墨守成规,在词汇、发音、语法上花费太多时间,忽略了英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继而失去兴趣和信心,成了哑巴英文。但愿这一窘境能早早结束,别再让父母为英文教育而抓狂!

 

——摘自《新闻晚报》作者 英国奶爸

 

TOP

回复 3# 艾木地

日本人对大学生的尊敬态度令我吃惊。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出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呢还是纯粹出于商业头脑,知道大学生多是有钱公子,钱好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