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式成
前言:若说乡下山村的娭毑和城里陋巷的大伯都有文艺细胞,你信也不信?根据何在?
民谣,它土气、朴素、逗笑,却饱含智慧,揭示真相,蕴藏门道。看似公公婆婆随哪个哼哼就有了,其实都以事实为根据,经过时间空间的淘洗磨砺,才轻骑兵一样从平民嘴里冲出来,登堂入室为浓缩精致的韵语小品。
毫无疑义,民谣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之一,从时间上来讲,尧舜时已有,也许后人就把可能由“尧”帝念出的这种韵语叫成“谣”了。于是就有尧时谣、周时谣、秦时谣、汉时谣……;以空间分,有京师谣、州郡谣、楚地谣、巴蜀谣……;以人物分,有军中谣、乡民谣、女谣、童谣等蛮多条。
郴州民谣呢,“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虽只三句却名扬湖湘山水,远传中原沿海。 因为民谣是会长脚的,随着舟船骡马、军卒商旅、盐油担子走得飞快;也会长胡子,附着历史册页、诗歌文章、谈天说地流行得蛮久。1980年底,原中国女排领队张一沛刚见到我,就说他虽也是湖南人,但长期在北京,带女排来集训前,还从未到过郴州,只在儿时听老辈人念过民谣。而原湖南省委书记、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因曾担任过郴州“欧阳海灌区工程”总指挥,直到耄耋之年还能一字不落地念出这三句。又阅中国社会史丛书之一《流放的历史》,写古代著名流放地,“湖南郴州”赫然在目;提到流放内容的民谣,也只以郴州民谣为例,足可证明郴州民谣享有中国古代名谣的光耀。
(一)
古人云,郴古桂阳郡,南直五岭之冲,“扼湖广之咽喉”,即郴州为湖南南大门,当湘粤赣要津之意。 五岭组成的南岭山脉,系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带;偏中的骑田岭山脉就在郴州境内,古代因产药材肉桂也叫桂岭、桂阳岭、黄相山;崔嵬绵延,高于衡山,就连秦代高速路秦驰道翻过它也需折叠而行,故又称“折岭”。加上萌渚、都庞岭等,这样,湖南的河流(包括江西),跟其它省份的水流方向相反,都往北倾泻。郴州地区的耒水、舂陵水、郴江,就是湘江上游落差大、地貌复杂、流量多变的样板,被古人统称为北桂水。而岭南面发源于临武县的武水又叫南桂水,则依山就势朝南冲刷成珠江北源。
古代水陆交通主要靠船筏、骡马,东汉马援将军出师桂阳郡(治所郴州)下交趾平叛,就感叹武水舟船难行“鸟飞不度,兽不能临”,隋朝大臣薛道衡出守沿海过郴州,专门描写“岸迫槎倒转,滩长船却浮;縁崖频断挽,挂壁屡移钩”,看,要靠纤夫在岸崖边拉绳索,船夫在泷船上使篙钩,才提心吊胆到达郴州。杜甫赴郴投亲,船行耒水时吟“春水船如天上坐”。韩愈在《送廖道士序》中,一眼看出郴州的特殊地理“郴之为州,在岭之上。”
明末郴籍湖南儒宗喻国人的《郴江便江滩险记》,对家乡的水上交通戏说一回“一滩高一尺,十滩高一丈;仔细思想起,郴州似天上。”而由郴州坐船回中原,则如韩愈所写“扁舟斗转疾于飞”,清戏剧家杨恩寿颇有同感“飞出惊涛中”“破壁走潜龙”、“半生辄行役,惊魂自今始”,如不抓紧泷船,就会掉下水喂龙王。
(二)
元结任道州刺史来回上下舂陵水,不由在《欸乃曲》中大叹“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不过,过了深渊天险,平阔处总会自然而出的。你能想象得到吗?“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欸乃曲”,竟是元结在郴桂舂陵水的泷船上创作出来的。这种泷船,“新乐府”名家李绅在《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中注明:“南人谓水为‘泷’,自郴南至韶北有八泷……皆急险不可上。南中轻舟迅疾可入此水者,因名之‘泷船’。善游者,为‘泷夫’。”就是说岭北耒水舂陵水郴江和岭南武水浈水北江九泷十八滩的专用船只,叫“泷船”。它船身小两头尖翘包铁皮,在南岭山区河岸石崖逼立水下怪石暗生、浪急水浅道窄湾曲的湍流险滩中,每每随着商贾旅客闭着眼睛的惊呼声,擦着“鬼门关”而过……
所以,由中原走最短平快的路线秦遗驰道湘粤段南下的,舟船只能抵达郴州河街,河街以上的郴江河道水浅石多,人、货就此在盐米码头下船换马,跋涉湘粤古道去岭南;由沿海北上走秦遗驰道的,骡马也只会跑到郴州,货、人在河街盐米码头下马换船,由郴江耒水入湘江去中原;不这么干的,就只能在骑田岭上迈动两条老腿爬回去了。秦末项羽以“古之帝者必居上游”为由,将义帝由长江下游迁徙南楚长沙以便控制;义帝则想离项羽及九江王英布远一些,自己选择南楚上游的郴县建都,就是看中了它舟船止停、扼控南岭的战略位置。至于后来被项羽暗害,是此事结果的因素之一。古代至近代,郴州凭着湘粤古道,一直是海盐洋货北上及粮油土产南下的重要转输地。
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产生了郴州民谣第一句“船到郴州止”。后来被老百姓引申含有“××事打止”,进而延伸为“冇办法”、“冇搞手”、“冇名堂,算了”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