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大声疾呼高度警惕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现实危险!
在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开幕式的发言 陈奎元(2004年8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党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命运的战略决策。 在提出转移工作着重点的同时,邓小平在197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鲜明地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他告诫全党,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以贯之的立场和观点。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基础就是四项基本原则。今天我们重温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导,时刻不忘四个坚持,是对邓小平最好的纪念。 一、四项基本原则须臾不可忽视 全党工作中心的转变,不是一条笔直的路,特别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上有难度,在政治上也有风险。必须有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保证。 首先要破除僵化思想和习惯势力的障碍。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破除“两个凡是”的禁锢,重点纠正“左”的错误。自那时以来,全党在思想上始终把纠“左”作为主要的任务,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建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与保障。在提出纠“左”的同时,邓小平始终高度警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他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中央认为,今天必须反复强调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每个共产党员,更不必说每个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就要落空,四个现代化建设就要落空。 1983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以来,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一些政治运动和思想斗争中“左”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少同志片面地总结历史教训,只提反“左”不提反右,走到软弱涣散的另一个极端。 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在思想领域搞教条主义,既反对以迷信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同样反对以迷信的态度对待当代西方的理论和思潮。他针对思想理论界发生的偏向,尖锐地批评“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 他思考改革开放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每一次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进攻,总有一些青年人不辨是非,盲目地追随其后,这其中有深刻的教训。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 1992年,已退出工作岗位的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他审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向全党交待: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深刻警示是:搞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是必须注意克服“左”的影响。不清除“左”的影响,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极而言之,甚至有可能断送社会主义。在大力倡导反“左”的同时,邓小平从未忽视右的倾向,他曾数次根据当时的形势把反对右的倾向即资产阶级自由化当作“首先要着重解决的问题”,20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同时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既反“左”,又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全盘西化,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够不迷失方向,才能取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自兴华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