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到一篇评罗丹《知青笔记》的美文,谢谢妮娜!fficeffice" />
罗丹象乡下人一样讲着乡下的故事,如数家珍。一切都很平常,很自然。没有眼泪,没有抱怨,没有愤懑之情。但是那泪水就在笑声里,罗丹不去写它们而已。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后面,能看到穿心透骨的凄清。罗丹将乡村写得那么具有灵魂。她的《知青笔记》,真乃肺腑之言,它为知青代言了,为时代作证了,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知青文学。
是的,这就是罗丹的特色,文如其人。看似瘦弱的身躯却有着惊人的毅力与才情。
我第一次看到罗丹的散文是载于1986年4月17日《长沙晚报》上的《映山红满坡的时候》。文字不多,却把早春的映山红的顽强描画了下来。我把文章剪下保存。记得看完这篇散文,我脑中的映山红竟化成了罗丹那瘦小的身影,这“映山红从那些错乱深洼的脚印里生出来,那般细小,却像火花般闪亮”。 从那里,我听到了罗丹的呐喊:“春来得这样倔强,我又岂能止步盘桓?…我感到背上生出了双翅,我将从脚下即将复兴的泥土上起飞,振翅向前飞去”。 尽管罗丹在《缺角的风景》一书中,修改后的《映山红》去掉了这句话。但我始终忘不了这呐喊声,这是自强不息的心声。
1975年,我在一纺织厂当挡车工。为了学美术, 我钻山打洞总算得到一名额,又多次恳求车间领导准许进入“长沙市七.二一职工美术大学” 学习。开学时,在同学中,我欣喜地发现了一个熟人—罗丹。十几年不见,她还是那样小巧,但面容显得憔悴。后来我感到,罗丹瘦弱得好象承受不起那件老式立领棉袄,那棉袄老是晃动着,一对裤筒也是瘪瘪的,一双脚几乎是拖着走。而只要到画板前,她便是全神贯注,目光犀利,炯炯有神,线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记得在读罗丹邮来的有关牛的文章时,从最初的《背影》,到《山里的村庄》,到《寂静,因为一头牛》,那种振人心魂的人与牛与大自然的真情实感的描写让我叫绝!同时,我又读得揪心。在电话(当时她在广州)中我问她:你这样瘦小的人怎么搬得动那沉重的犁,犁得动田土?她平谈地说,搬得,也犁得。反正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学会了。她说出的话,做到的事,总让人无法和她瘦弱的身躯联在一起。
自从我读过《映山红满坡的时候》,以至于见到映山红就想起罗丹,见到罗丹就想起映山红。
我曾看到罗丹挂在家里的一张国画,整张画面就是一个农民黝黑结实的背影。我记得我是在读那张画。我读那线条刚柔所表达的人物人生承受;读那墨色浓淡干湿处的人物性格;读那约隐约现的景色寄情。我并不懂多少国画的语言,我只想读懂罗丹。
这就是我认识的外柔内刚,大气的罗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