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艺术节
---异国他乡见闻录(七)
一天下午,女儿告诉我:晚上,房东奶奶格琳达夫人所在的社区将举办艺术节活动。这在中国大城市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了,但美国人是怎么办的呢?我赶紧拿起照相机就去了, 格琳达夫人也笑着说:“您在那里可以随意拍照。”
他们的艺术节是在社区的教堂举行,参加的人员以老人和小孩居多,不及我们人多热闹。但是,他们首先以丰盛的晚点来招待与会人员,品种多达20多种,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也高。不过,大家先要在一位长者的带领下进行集体祈祷,感谢上帝的恩赐。然后,自觉排队,各取所需,自助用餐,无论大人小孩都没有争先恐后、插队乱套的现象。丰盛的晚点并非真正的上帝恩赐,而是事先列出晚点清单,再由教民信徒自愿出资认捐,服务人员都是志愿者。
接着,在晚点大厅举行文艺表演,大家边吃边看,孩子们可以在大厅里任意玩耍。我们进场时,格琳达夫人特意向教会负责人麦康奇先生和她的邻居、朋友,一一介绍我这位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客人。文艺表演开始后,主持人阿丽丝女士当众宣布欢迎我的光临,我却不懂英语而不知所云。格琳达夫人眼疾耳灵手快,赶紧将我拉起来挥手致谢,才没有出洋相。
文艺表演以老人为主,都是演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爱情歌曲,展示当年的文物、艺术收藏品。这些,与我们知青回忆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演唱当年的知青歌曲、展示各类知青文物,真可谓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无形之中,他们也对孩子们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历史传统教育。
同时,在大厅的侧房里,陈列了社区教民送展的油画、素描、雕塑、摄影、乐器和手工艺品,作者为家长本人或子女、孙辈,作品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这与他们平时注重艺术修养、发挥艺术天赋、培养艺术人才的传统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格琳达夫人孙子的作品曾获得全国艺术大奖。那位年过七旬弹钢琴的红衣老太太,还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手工艺者。还有那些提琴、吉他的主人,是一位造诣颇深的音乐艺人。我竟发现展品中,也有我们中国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美国的基层社区艺术节水平不俗哟!
在参观中,一位中年美国男人用汉语与我打招呼:“你好!”原来,他是一位传教士,曾到过我国台湾传教,所以会说一些汉语。据介绍,他们还只在台湾和香港传教,没有到中国大陆去传教。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表示非常欢迎。
回到家里,我无意中提到这件事,格琳达夫人却打开一个橱柜,里面柜壁上方有一道小缝,下方有一个方洞。原来,30多年前建造这套房子的时候,她丈夫就特意留下了这道小缝,并告诉她每天将零钱丢进去,等儿子成年了再一起取出来,作为他当传教士的费用(他们的儿、孙都当过传教士),真可谓信教虔诚、用心良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