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隔山”瑶山第一夜(摘自隔山的回忆)

但我也有记忆最清晰最深刻的一幕,那是访问瑶山的一幕,那是到瑶胞狗仔家做客的一幕。>>

    “马畔”领着我向瑶山走去。“马畔”说,他们桃川一线知青,砍柴路径越来越远,经常要跑30多里的瑶山。瑶山下有叫狗仔的一家,母子相依为命。知青将砍下的湿柴堆放他家晒干,过几天再挑干柴回去,减少了许多劳动。至于在他家讨杯水,吃餐饭,都是有的。还说狗仔母子都是知青的老朋友,以打消我怕去陌生人家的顾虑。>>

    在两山相夹的一条泥路上走了三四个小时,终于见到了狗仔。黑红的大眼晴娃娃脸,精干的小个子,十七八岁小青年(后来知道他已21岁),沾满泥的赤足,拿把大锄头站在溪边侍弄着什么。“马畔”打过招呼,介绍了我,说要到他家去。狗仔只是笑,有点“傻”那种,语速慢,没有欢迎等客气话,只是说:你们先去,我妈在家。“马畔”说一声快点回啊,也就直接往他家走。>>

    过一口水塘就看到坐在门前青石墩上的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看不出她的年龄,以狗仔还是小青年衡量,应不超过60岁。她以和狗仔同样的笑容将我们迎进屋。她的话多一点,和“马畔”对话我极难听懂,只见不断地大笑。“马畔”时不时“翻译”几句,原来她竟关心我们以及狗仔的恋爱婚姻呢。>>

    我盼望狗仔回来,他能讲普通话,能听懂长沙话,他回家我就不至于做“哑巴”。聊天有那么一段时间了,太阳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大家脸上显出要吃饭的颜色,狗仔仍没有回;太阳下山了,村子里晚炊的烟雾几乎散尽,几乎要掌灯的时候,禾场里才见狗仔朦胧的身影。他背枝猎枪,手里提着什么。>>

    一进屋,仍是带“傻”的微笑,说是上山了,打猎去了,猎到一只野兔了。

    母子于是点灯生火架鼎锅,忙碌起来。

    饭菜端上来时,我估计已是9点多。一盆野兔肉,一盘油炸花生米(不记得有无其他菜式)加自酿米酒,“马畔”边说边饮边吃,毫不犹豫。我则有些担心未拔除的毛发,未洗净的血污,又有些怕吃肥,怕吃内脏,灯光太暗(不记得是煤油灯,豆油灯,还是别的什么灯),吃得未免迟疑。看到狗仔母子疲惫的眼神,慈爱的笑脸,肚子也早在“闹革命”,终于也狼吞虎咽起来。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60多年唯一一次吃野兔肉。

    *   *   *   *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5-19 10:30:00
隔山唱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家属知青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4422
积分:30239
注册:2009年6月2日
4
 给隔山唱歌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隔山唱歌加入好友 查看隔山唱歌的个人资料 搜索隔山唱歌在零陵知青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隔山唱歌

发贴心情

声嘶力竭的鸡叫把我吵醒,睁眼一看,四周仍漆黑一片。略一翻身,手就几乎要从高低不平的床板的大裂口中掉下去,只好一动不动。这是狗仔家的阁楼,这样的床,怎么昨晚就那么快睡着了呢。

    光线慢慢从屋顶从墙缝透进来,楼下有狗仔母子的说话声,大约该起床了。下楼一看,饭菜已摆在桌上,竟有一盆鸡!半夜鸡叫原是他们的杰作!

    外面炊烟散漫,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大约只是凌晨6点多。

    昨晚我们说过今早去朝东赶闹子,早餐随便。谁知。。。。。。

    深夜烹野兔,凌晨宰家鸡,在深山瑶寨,在贫困的狗仔家,巧合了古代那道鸡兔方程式。求解这道方程式,以,易解;以,费解,甚至不可解。

    离开狗仔家时,母子站在门口久久目送,我们一再回头。想不到这一别,重见时已是20年后,狗仔母亲早已作古。

    *   *   *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自己的境况(特别是住房)逐步好转,我就通过马畔邀请狗仔到广州作客,阔别20多年竟也一见如故。随后的几年,我又多次邀请他分别到广州长沙走走。1996年,我第二次走访了江永(与马畔一道),走访了瑶山。随后又多次走访,甚至偕家属和长沙的学友一块前往。现在,狗仔的后辈我都认识并熟悉,我的女儿也认识他们。狗仔亲切地称我大哥,村子里都认识我这隔伯伯

    我们一家,马畔一家,都是狗仔一家的好朋友,好兄弟。

    但我总有一块心病,那就是狗仔的母亲,这个早年丧夫,独立带大儿子,又邦着带孙子,曾那么殷勤热切地接待我们的慈祥老人,在特定时期给予我们的丰盛的一饭之恩,我永远也无从报答了。

    我的心又飞到了江永,飞到了桃川,飞到了瑶山……

曾那么殷勤热切地接待我们的慈祥老人,在特定时期给予我们的丰盛的一饭之恩,我永远也无从报答了。>>

    我的心又飞到了江永,飞到了桃川,飞到了瑶山……

 

隔山真是知恩图报的人啊!看到隔山那颗感恩之心我真是感动得要掉泪了!

人生是一张单程的车票,珍惜每分每秒,健康快乐每一天!

TOP

   懂得感恩,懂得大爱,

   我欣赏隔山的文字,

   更喜欢他的做人!

TOP

曾那么殷勤热切地接待我们的慈祥老人,在特定时期给予我们的丰盛的“一饭之恩”,我永远也无从报答了。 梦雨如烟 发表于 2011-5-7 17:37
谢谢梦雨感同,也是难得。

TOP

   懂得感恩,懂得大爱,    我欣赏隔山的文字,    更喜欢他的做人! 阿迪 发表于 2011-5-7 21:21

   谢谢阿迪!感恩之心,大爱之德的确是需要“修”的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