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铁佛东街那口井

        铁佛东街那口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父亲和小弟住长沙北门铁佛东街。铁佛东街位于湘雅路与二马路交界处,二马路是个较大的集贸菜市场,从早到晚,人流熙熙攘攘,喧闹嘈杂。而紧挨二马路的铁佛东街,则是一条背街小巷,小巷纵深不过两百来米,宽约二至三米,巷子里没有汽车的喇叭声。没有令人恶心的废气,路边栽有常青的樟树,小巷显出它独有的宁静和宽松。
    我老爸与另几户人家共住一栋老式两层公馆房。房子砖木结构,外墙的粉灰长年被风雨侵蚀已大半剥落,两扇大门的黑色油漆只依稀可见,门的铁环拉手锈迹斑斑。
    这栋老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比左右两边的房屋要退缩进去几米。因此房屋大门口就有了一小块四方空坪,坪中间有口水井,井口为长方型,比普通茶几桌面小点。(这井全然没临近的彭家井那么气派。古老的彭家井井水清凉、井口宽大,用上等的麻石铺就硕大井台,麻石柱砌成井四周围档,围档石壁上雕龙刻凤,因而彭家井远近闻名)。我老爸门前的这口水井就再普通不过了。但这井也有它“非常”之处。它的井口虽是麻石砌成,但没砌高于地坪的井台,井口与地坪面相平,井四周没砌围档,又没井盖,纠结的是它又处于坪中过道的位置。我每次回去进出大门,总绕过井边走,望着黑咕隆咚的井口,常存一分小心。
    小巷里住的都是寻常百姓,到井边汲水的人多。婆婆姥姥、堂客们都用这井的水洗衣、洗菜。她们熟练地把系了绳索的吊桶丢下去,一把一把地将水桶扯上来,井边上总是人声不断。
   遇上好天气,老爸从里屋出来,靠坐在大门口的旧藤椅上,端一把小茶壶,晒着暖暖的阳光。井边洗衣洗菜的大嫂说说笑笑,家长里短,老爸只听不做声,想来那个时刻是惬意的。                                                                                                                    
    父亲居住铁佛东街时,已年过花甲,长年奔波辛劳,落下了一身的病痛。那时我们姐妹都已成家,只刚进工厂学徒的小弟随父亲同住。我和妹妹隔些日子就回去帮老爸屋里洗刷料理。妹每次回去都带上她的俩个男伢,小的那个刚读书,大的也不过十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一到外公家,俩小家伙片刻也不得安宁,追着喊着,楼上跑到楼下,屋里疯到屋外。老爸就耽心他们闯祸,总是反复盯嘱妹看管好他们,尤其是要离那口井远点。
    大门口的这口井,让老爸很不省心,他老的耽心真不是多余的,没过多久,这口井出事了!
    那年的大年二十九,离年三十就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碌着过年,大街小巷的炮竹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到处弥漫着春节来临的喜庆气氛。陪老爸吃完晚饭,天已黑下来,我牵着女儿站在大门口,看弟弟和同屋的几个小青年燃放花炮。蒙蒙夜色中,不经意看到一个人朝门口走过来。突然,只听到“扑通”一声!“不好!有人掉井里啦!”我和小弟几个几乎同时惊叫起来!“快!快救人!”慌乱中,我进屋里拿起一根晒衣的竹杆跑出来,还是小弟灵泛,他飞快地在隔壁屋搬来一架长楼梯,心急火急和伙伴地将梯子放下去。幸亏井口是长方形,井也不算深,长楼梯能放下去还能直达井底。被呼救声惊动的邻居从屋里跑出来,几支手电筒照着井下,一时间只听得叫的叫喊的喊。谢天谢地!手电光亮中,看到一个人扶着梯子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快爬到井口了,几双手一齐伸下去将人拖了上来。那一刻的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人拉上来这才看清, 掉到井里的是个女人,三十多岁年纪。她浑身上下湿淋淋的,站立不稳,身子冻得不停地抖,我赶紧搀扶着她往屋里走。这可怜的落井女人牵动了众人的心,片刻间,邻居们从家里抱来了棉袄衣裤......老爸刚刚睡下,听外面闹哄哄,有人掉井里了,急忙从里屋披衣出来。见人已得救,忙吩咐小弟将厨房里的木板劈柴搬来,在堂屋地上烧起一堆火。落水的大嫂已换上干衣服,坐在了火堆旁。此时的她还惊魂未定,嘴唇发乌,苍白的脸上表情木纳,低头久久不说话。火堆旁围坐着我们一家子和刚才帮救人的邻居。木柴不断添加,火烧得好旺。火光中她身子不抖了,脸色渐渐转好。见她缓过神来,我细细子问:“就要过年了,天这么晚你怎么还出门?”大嫂欲言又止,表情有点尴尬。过了好一阵,很小声地:“快过年了,我出来送财神。天好黑,不晓得这门口有口井。”  哦!原来是送财神爷的。难怪人从井里拉上来时,一只蓝布袋子还斜挂在她的肩膀上。那布袋子被丢在一边,我提过袋子,看见里面一叠叠印着财神爷像的红纸片,已被水打湿粘连成一团。从她断断续续的话里大概得知:她住东边乡,家里靠作田为生。男人身体长年有病,日子过得紧,到过年边进城来送财神弄点钱......
  “你身上袋子里的财神菩萨,何解冇保佑你咧?”少不更事的小弟忽然插一句,火堆旁的人笑了。
  “不懂事的东西!她差点命都丢了,你说的这是人话?!”老爸的训斥使小弟再不敢做声。老爸转向大嫂:“你还真的是命大呢,墨黑的夜掉井里,所幸今晚上大门口有人,所幸这井的水不深,不然你今天……”
   大嫂哽咽着:“搭帮你们救了我的命,今天我是遇上贵人了!大恩大德、好人有好报啊……” 说着说着就要跪下,我连忙上去扶起她: “快过年了,天这么晚,你家里的人在望你,还是早点回去吧!”她起身点点头,再没说话,眼框里满是泪水。 送大嫂到大门口,老爸从身上掏五元钱塞她手里。她走了,提着那蓝布口袋,袋子里是那身湿衣服和没有送出去的财神。寒风中,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漫漫黑夜里。
 
   光阴如水,我老父亲已辞世近二十年,我们家早已搬离铁佛东街。前年的一个冬日,就为怀旧,我来到铁佛东街。父亲住过的老屋还是原来的样子,又经过这么些年的风雨,那斑驳的墙壁更加斑驳,那两扇大门愈加地破旧。我一眼就望到那口井,井口上严严实实压着几块大麻石,老井已废弃多年了!
 
   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二十多年前那个寒夜。
   送财神的那位大嫂,如今你在哪里?你还好吗……
 

 

让每个人在太阳下都有一个位置。

    好一篇怀旧怀父之文!楼主写得真实感人,你父亲很善良。我家后街巷也有一口井,也曾有一个人深夜跳下去,但因水浅没有淹没……被人救了上来。
我智慧的小船高扬着帆,航行在较平静的水面上,把那苦恼的海抛在后面了……(神曲)

TOP

回复 1# 麓山远眺

 

远眺姐.....  跟帖丢了,幸亏你的美文还在。

 

 

为你和家人的善良感动!

揉动琴弦,情随波涌,无边的思绪 缠绵如梦

TOP

回复 1# 麓山远眺

    铁佛东街那口井,悠远,60年代前后,每个深巷都会有一口井,我们家门口也有一口井,井口也是平地面,每天炊烟时分,井边都异常热闹,供人日常生活用水,后来有自来水了,人们也舍不得用自来水洗衣等物,仍旧用井水,因为那时候,人们都很清贫,每天买上两桶自来水作为饮用水,每桶自来水2分钱,有专人卖水,不是24小时供水,每天规定时间供水的,平时就用一个木质的箱子锁上。

 

   那个掉进井里的妇人一定是远邻,不熟悉铁佛东街地貌状况,万幸,也许,是财神爷保佑,得以安全,只是受到了惊吓。麓山远眺的父亲很善良,送给落井妇人5元钱,当时的5元钱几乎是贫寒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TOP

回复 1# 麓山远眺

       很欣慰又看到了麓山远眺姐的这篇美文!由于湖知网设备更新把这篇文章丢失了,我好心痛的。好在楼主还有原稿,现在发上来了,我总算舒了一口气。谢谢你!

      我的跟帖虽然也丢了,但我还想说:善良的人们就像冬暖夏凉的井水,时刻沁润着我们的心扉。远处,我看到了一位病榻中的老父亲颤颤巍巍站立起来,是那么的伟岸,那么的坚毅、慈祥......

    

TOP

回复 1# 麓山远眺

 

    铁佛东街位于湘雅路与二马路交界处,二马路是个较大的集贸菜市场,从早到晚,人流熙熙攘攘,喧闹嘈杂。而紧挨二马路的铁佛东街,则是一条背街小巷,小巷纵深不过两百来米,宽约二至三米,巷子里没有汽车的喇叭声。没有令人恶心的废气,路边栽有常青的樟树,小巷显出它独有的宁静和宽松

 

远眺姐:

    刚上线,一看,我的跟帖也丢了……

    还是得补上我的喜欢:喜欢你的质朴语言、喜欢你的真挚情感、喜欢你的自然流露、喜欢你的明了简洁……

    大冷的天,成就这长一篇贴,不仅仅是客观环境寒冷,我想更难受的是你的心……

    好啦,心里沉积的话说出来了,开心一点哦!冬安!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TOP

我与铁佛东街情谊凝重,我一生有十二年在那里生活,她是看着我从铁佛东街小学毕业;在三中读初中、高中(因文革只读了一年);后又下乡;只要一听到、一看到“铁佛东街”几个字,就有一种不由自主的牵挂之情涌动……

TOP

  世上还是好人多,一篇很朴实的记叙文,记录了那个年代一群善良的人们,特别是麓山远眺的老父亲,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TOP

睹物思人,多少往事涌上心头,真情意切!

TOP

回复 1# 麓山远眺 您父亲真是一位善良而有爱心的人,那时大家都很困难,能一下拿出5元钱救济别人真不简单。

  一口古井的故事反映出一个和谐的邻里关系和一群善良的人们!

扎根荒漠敢称王,哪怕风沙日日狂。
炼就身躯坚似铁,三千岁月看胡杨。

TOP

一篇怀旧的文字把我也带到了已经久远的年代,记得有一年我曾经到铁佛东街那栋屋子里去看过你父亲,他老人家慈眉善目、一口地道的四川话,总是对我们后辈表现出极大的关切之情。在收入低、物质生活极贫乏的年月里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乡人那样的关心是真不简单。体现了你们家家风纯朴、心性善良。老一辈的人出身贫苦,经过了战争、国家动荡的年代。又背着多子女的家庭包袱,生活饱经风霜、一身的病痛。而子女们大多也还在艰难奋斗。無力照料,现想想都心痛。现在我们自己也已过花甲之年,幸喜时代发展了、进步了、国富民安。我们也能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好好珍惜吧!我们的后辈们也会更比我们强。

TOP

跟帖虽然丢失了,但还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TOP

回复 1# 麓山远眺       铁佛东街位于湘雅路与二马路交界处,二马路是个较大的集贸 ... 二马 发表于 2011-12-17 20:19

看到二马路,你就兴奋异常,屁颠屁颠的跑得欢!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TOP

<FONT size=6 face=隶书>我也在铁佛东街住过,远眺君的美文勾起我对那个遥远的年代的回忆。(我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曾住在铁佛东街,后来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又在那里住过,你和先生曾经多次去过的)文章好生动,又饱含深情。赞一个!</FONT>

TOP

五十年代初我住福湘,在铁佛东街小学读过两年小学,兴许也看到过那口井,不过,那时小,没有印象,只记得从北正街走来,到二马路和铁佛东街的拐角上,有个卖剁鱼的摊子。

TOP

 

 

     

    好一篇怀旧怀父之文!楼主写得真实感人,你父亲很善良。我家后街巷也有一口井,也曾有一 ... 孟晓 发表于 2011-12-17 16:56

 

              人愈老愈怀旧,谨以一篇小文,纪念铁佛东街那段岁月。谢谢孟晓版主的跟帖鼓励。

让每个人在太阳下都有一个位置。

TOP

 

 

      quote]回复 1# 麓山远眺   远眺姐.....  跟帖丢了,幸亏你的美文还在。     为你和家人 ... 琴思清远 发表于 2011-12-17 17:49 [/quote]

 

 

                      机房检测,琴思妹的长篇跟帖没了,好遗憾。

      记下一篇陈年旧事,莫让往事成烟。谢谢琴思。

让每个人在太阳下都有一个位置。

TOP

   真诚友善相处是那时代人们的本性。现在的社会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人们的友情却淡薄了。这是为什么呢??
关爱他人 善待自己 快乐生活 爱生活 爱阿瓜......

TOP

 

 

      quote]回复 1# 麓山远眺     铁佛东街那口井,悠远,60年代前后,每个深巷都会有一口井,我们家 ... 夜深人静 发表于 2011-12-17 17:52 [/quote]

 

          谢人静版主再次跟帖鼓励。长沙的老井本是数不胜数,如今老井已是稀罕之物。我帖子里提的彭家井早些年已废弃填平。上月我去了铁佛东街,就为拍摄一张老屋门前这口井的照片作纪念。一去,傻眼了!没了!为迎国检,街道雷厉风行,平整路面地坪,给填平了。老井及老井故事都只存留于记忆中。

让每个人在太阳下都有一个位置。

TOP

回复 13# 夜深人静

 

看到二马路,你就兴奋异常,屁颠屁颠的跑得欢!

 

——啊?师傅居然在远眺姐姐这里“骂”二马啦!

    呵呵呵,“屁颠屁颠”?那确实嗳,情有独钟哦!

    这人、这路,都令二马心思神往的哟……

    有机会,请你也来逛逛二马路,不收你的过路费

    远眺姐也一定欢迎的,是不?

   

_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2471114.html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