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驻马廻龙
驻马逥龙兄:
谢谢你这样郑重其事。对于我,是隆重的了。所以回一帖不够,再写几个字谢谢您。
我曾经有过图章的,那是在街边的刻字摊子上订制的,就是为了月底领八万元的工钱。那时每月伙食费扣六万四千元,只有一万六千元到手。我爱看连环图还想吃面,翻看一本连环图是两百元,一碗光头面是一千元,没几个钱可交给妈妈的了。后来不兴盖章了,可以签字领工钱,那图章不知丢到哪去了。长大后被逼着盖过几次手印,中国人一想起盖手印,就会想起杨白劳。我做过好几回杨白劳。那味道不好,不过比起到死还要喊万岁,也还只是人的尊严的小小的颠覆。 印章始于邃古,称盛晚周,至汉而极,六朝渐衰,唐宋则更形日下。元代吾丘衍、赵孟頫出,印刻乃躋而上之艺文之林,以与书画并辔。从此这“印”之一艺,已不再是为了领工钱,定契约,已不再是仅为徵信而已。我们坐拥一名家印,可以自娱,可以骄人,可以名士一番。
上帖说索印,过细一想不要了。一想到用印,麻烦还多。要就不用,要用还得讲法度。不然名士不成反贻笑大方。古人用印,凡卑幼致书于尊长当用名印,平交用字印。尊长与卑幼可用别号印。用于诗文,名印上而字印下,道号又次之。宋儒真蹟中,用印皆然。伤脑筋的是,并不止此,还有一些讲究。我想也就做个劣质名士算了,不然,要风流,先要想好字、别号、闲章一次搞定,装出个真名士的样子。正宗风流一番。那太辛苦兄,所以不要了。但兄的友情,铭记在心,哪日回长沙,拜见先生,抽支烟、饮杯酒,喝杯茶,笑谈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