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探究之旅:杜甫远舟空灵岸,湖湘古寺承圣吟
文并摄影:一笑了之
(本文图依法享有附于其上之著作权益,非经授权,禁止采用)
出株洲市区西门南拐,沿风情万种的湘江一路前行十公里,突兀而起的古空灵寺如磐石般屹立在一片陡峭的临江绝壁之上。因位置滨江,处过往通衢繁忙之地,历史上曾多次遭遇战火兵燹。比丘尼姑的禅房毁了又建,建了又毁。寺庙到底创建在什么时候已难考究。诗圣杜甫放舟潇湘时曾专程登临此处,兴之所至题的一首诗《过空灵岸》,成了印证他年代久远的依据。
古寺选址,确实印证了《增广贤文》那句“天下名山僧占尽”的推断,不过本人从不认为僧侣在观测风水方面有过人的地方。盘踞各地僧侣形成的历史,许多过程为现今人所不了解。最先的僧,并不奉教。他们大多是些具相当文化修养的乡绅饱学之士,因为个人见解得不到世俗认同,或者说觉得世人的学问跟不上自己的思维,一念之下,选择了避开尘世的喧嚣,专心钻研学问的道道。古时将避世谋道称为修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末。”他们义无反顾地躲进了常人所不能及不愿及的深山绝壁,就是为了探究始末之名、道。即使如孔丘这样的大儒,也在风光无限的时候给自己留下了退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既是怀有抱负修行的饱学之士,审美观点上当然有别于常人,选择的修行居所自然有不同凡响的地方。修行的人并非今天我们理解的苦行僧,他们大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些人在探究天文地理方面比常人厉害,生活上却离不开下里巴人的料理。如果世道永远太平,日子便会年复一年地相依下去。可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天灾人祸、兵变是非都由不得人掌控,瞬间之内正常的生活秩序就可能被彻底打乱。修行的人多,依附他们服侍他们的人形成了一个层面。当动乱来了以后,这一层面的人断了原先的依靠,面临着如何生存的课题。或由修行人士率领或由依附之徒主持,独特的地理环境,酿造了一大批坑蒙拐骗聚啸山林的顽徒。
这些改变了以前生活方式的顽徒,形成势态以后,并不十分诚奉打打杀杀的谋生之术,大都依托饱学修行人士相中的奇山异水,或以言语蛊惑,或将一些怪异自然现象恐吓,或辅以种种神奇古怪的招数,误导黎民百姓,使大家以为这些坑蒙拐骗的家伙怀有绝技,具有救苦救难的高招。害的人们将钱往骗术中扔,愿向空气中许。与此同时,各类宗教利用了人们精神上需要寄托的机会,或与占据名山大川风景旖旎地域的流氓无赖联手,或将这些寄生虫赶走,成为了新的盘踞在那里的角色。
由此可以知道,寺庙道观的选址,其早已有人捷足先登。风水之妙,并非得于丘尼道士的远见高明。
空灵寺重新修建,是在文革结束以后。当初的发起人来自民间。旅游主管部门相中了这块香火日盛规模成型的风水宝地,将它辟为了株洲市的风景名胜景点。在上游的航电枢纽没有建成以前,寺庙之下就是滔滔江水,一条通幽小路镶嵌在绝壁之中,人在悬崖下穿行,浪涛在脚下扑打,那份情趣那份惊险,文笔概莫能叙。入夜,古空灵寺倒影在清江明月之中,鱼鹰捕猎击打的响动声声在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达到极致。自航电枢纽蓄水以后,这些情景已不多见到了,但若遇库区饱满而开闸泄洪时,往昔的美景又应时而显现了出来。
古空灵寺的香火一直兴旺,即使在寺庙坍塌空无一物的时候,照样有无数的香客对着断壁残垣烧香礼拜。究其缘由,主要是周遭幽雅的环境着实异于常态,鬼斧神工的地形地貌让人觉得有股不可知的力量在那里造化着空间,引发人对大自然的空前敬畏。首先是我前面所讲的路,绝壁之下曲径通幽;其次是洞,丹霞颜色的山崖之中自然形成上百平米的礼佛场所;再次是水,岩洞清泉常年不息,晶莹剔透味过甘霖;还有那与周边丘陵迥异的地势,临江绝壁突兀悬空,揽惊涛观日月看鱼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口泉水,风传能消灾怯病,竟有人不远百里千里只为来求得一口清凉。我喝过这水,丝丝甜味沁人心脾,口感远胜重金广告吹嘘的所谓优质矿泉。
古寺的规模如今越来越大了,为满足善男信女礼佛的需要,前几年又在旁边兴建了大雄宝殿。但新建的宝殿不在江边,虽然做工讲究,还是没有临江伫立的几栋禅房引人入胜。庙里的供奉的菩萨随着寺庙知名度的提高,有几尊开始在泥质之外涂塑金身。我接受的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但能理解烧香拜佛亦能缓解某些人诉求的道理。不过,再灵现的菩萨也要借助凡间的大势,若世道不宁民风不清,什么样的神仙都无法显圣。
游完古寺,人们都喜欢去附近的农家乐。近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出了好多家农家乐餐馆,可惜大部分都是伪劣产品。除开餐馆开在乡下以外,所有的材料一概由汽车从城里拖来。空灵寺旁的农家乐好像杜绝了这种现象,一户一户的农民在自家摆开饭桌,弄几个典型的农家小炒,花费不多的银子,就能让游客满意而归。每次去乡间茅屋就餐,我不尽然是为了填饱肚子。青年时代在农村的艰难经历,如今却成了美好的回忆。扶夫人坐在粗制简陋的桌椅旁,把她想象成当年的小芳,听着鸡鸭鹅狗叫,和着米酒熏熏地醉倒在弥漫四野的青草香味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