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广西知青老例帖子:我的知青研究與教學

應金虹老師之邀,出席香港作家聯會與香港知青協會在香港作家聯會會所為上海知青更的的創作的知青長篇小說《魚掛到臭 貓叫到瘦》而合辦知青文學講座,香港知青網負責人老三對《魚掛到臭 貓叫到瘦》出版前後作介紹。並對該書給予極高的評價。我則與廣東作家黎服兵、廣東作協雜文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黃濟群分別介紹各自在知青創作、出版、研究與教學等方面進行介紹。我的發言稿如下:

 

我的專業領域是古典詩學,卻涉足知青研究與教學,人們通常會理解為,這是我知青情結起作用。這話說得對,也不對。

文革中我當過幾年知青,之後進工廠,上大學,教書,出國留學,再在海外任教……知青那幾年經歷,沉澱在我的人生記憶中,一直到某個契機來了,才被喚醒,也才促使我在不同時間點,先後涉足到知青研究與教學。


【契機一】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已經取得博士學位留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書。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聯絡我,要求我為讀者推薦一本值得讀的書。這本書不宜太專業太學術,應是比較通俗化的,要適合廣大讀者閱讀。我幾乎是不假思索就推薦了鄧賢的《中國知青夢》(大概就是知青情結發酵了)。當然,也就配合著對此書發了些議論。這算是我首次對知青問題發表議論了。過了不久,鄧賢到訪新加坡,我的朋友將他帶到我的辦公室。大家一見如故。這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鄧賢《中國知青夢》第一幅插圖照片,是重慶知青列隊下鄉。隊伍前頭那個小男生正在我隔壁辦公室,是我的同事周建渝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我把周博士請過來跟鄧賢見面,著實令鄧賢大吃一驚。過後,鄧賢給我寄來一本反映知青回城後經歷的長篇小說《天堂之門》,附信告訴我他要到金三角尋找當年外逃的知青,後來,也就有了長篇紀實小說《流浪金三角》。

從此後,我就有意識關注知青問題,也開始有意識引導、指導學生撰寫有關知青的論文,直到今天,已指導過十幾位研究生撰寫知青專題論文或跟知青有關的論文。有的論文是以知青為專題進行討論。比如在新加坡,我指導過文革前知青史的研究、梁曉聲小說理想主義的研究、王安憶小說女性主義的研究,現在也指導臺灣的研究生撰寫有關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的研究,以及梁曉聲《雪城》反映回城知青命運的研究。有的論文雖然不是以知青議題為主,但也涉及到知青的問題。比如我在新加坡指導過一位博士生,計畫探討王安憶後期的城市書寫,我就提示她要跟王安憶早期的鄉村書寫(包括知青書寫)相聯繫相比較。但我後來應聘去臺灣,換了導師,不知她是否按照這個設想進行。我現在指導的一位臺灣碩士生,研究郭路生(食指)後期詩,我也要求她要與郭路生早年文革(知青)年代的詩進行聯繫比較。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我的學生上網找資料,發現"華夏知青"等知青網站,介紹給我。於是,我也就上網成為知青網站的網友,陸陸續續在跟網友的交流中,對一些知青歷史與現狀的問題進行了討論。200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辦了一次現代文學學術研討會,作為主辦單位的老師,我便將在知青網站討論過的一些看法,整理成為一篇論文《有關知青文學話語質疑的思考--為知青文學一辯》。

我開設知青文學的課程,也是為了從其他途徑推展知青研究。我的知青教學開始比較晚。在新加坡的時候,我只指導學生寫知青研究的論文,沒考慮過開課,主要是覺得不是很有必要(從兩國的歷史淵源及當代聯繫來看)。到了臺灣後,發現臺灣的大學,幾乎沒有介紹1949年後大陸的專門課程,而大陸的大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便普遍開設有關臺灣問題的課程,對此不平衡的現狀,我只是感慨,但還沒有動起開設知青文學課程的念頭。冥冥中,我在等待一個契機。


【契機二】

應該是2007年上半年,復旦大學的陳思和教授到訪臺灣,在政治大學進行了一場演講,講有關"潛在寫作"的議題。我去聽了,並由此聯想到文革中的地下文學(包括知青的地下詩歌與自創歌曲),以及當下流行的知青網路紀實性文學。過後,跟陳思和教授就這些問題交換意見,陳思和教授覺得很有意思。在回學校的交通車上,偶遇系上一位臺灣本地老師,她也表示這些問題很有意思,而她以前對這些問題都不瞭解。當時在車上,我就覺得有必要開設一門知青文學課程,內容應包括文革中知青中流傳的詩歌及自創歌曲,還有當下流行的知青網路紀實性文學。很快,我就向系裡提交了知青文學課程大綱,並決定在2007年下半年的新學期開課。後來因人為因素,延後到2008年上半年才正式開課。並且,很快就將課程講義整理為《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一書作為知青文學課的教材;同時,也將自己在知青網路上討論知青問題的文章及回憶性的文章結集為《天地間的影子--記憶與省思》,作為知青文學課的參考書。二書都在2008年12月出版。無意中,也就趕上了毛澤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指示發表四十週年的"紀念日子"。

在《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後記中,我強調文革後新時期的知青文學,事實上就是當年的知青對自己青春歷程的回眸。其中自然有眷戀與回味,也有感傷與憤慨,還有自責與懺悔。該書的撰寫,事實上亦是一個當年的知青對有關知青記憶文本的回眸。其中固然有動情的推崇與渲染,也有平和的介紹與陳述,還有冷靜的剖析與批判。因此,該書的編撰,既遵循一般文學史的模式,又突破固有的模式而體現出頗具個性化的獨特之處,採取了各有側重點的處理方式:第一章緒論,對一些基本概念進行釐析,申明知青文學選題的意義,並對知青歷史演變發展進行概要敘述;文革前的知青題材文學創作,以臚列重點篇目概括介紹(第二章);文革中的官方主流創作仍以重點篇目臚列介紹(第三章),地下文學創作則以體裁分類進行介紹(第四章);文革後的新時期創作則以主題(第五至第八章)、風格(第九章)、體裁(第十章)等不同的類型歸類介紹,以及問題討論(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所舉作家作品,亦有兩難:一方面,無論對作家還是作品如何擇取,都有挂一漏萬之虞;另一方面,倘若只專注於"著名作家",又無疑會墮入"名家創作史"的迷思。為此,該書在選取作家作品時,更注意的是"代表性"而非僅是"名家名作";在介紹了文革前的幾部代表作之後,專列一節"作品的社會效果"介紹讀者(主要是知青)的反應;此外,在"文革中的知青地下文學"與"新時期的知青紀實文學"兩部分,則著意介紹更多"無名之輩"及其作品--尤其是知青網路文學。相比較名家名作而言,這顯然是更具有原生態的史料與民間化的敍述。這一切,都以期能彌補、平衡長久以來備受質疑的知青文學(及史學)話語權與話語體系。

該書對相關問題也進行一定的分析、探討及研究,尤其是第十一章重點分析了知青文學"移民"、"成長"、"記憶"等特殊屬性;在第十二章則集中探討了有關知青文學中的若干重要問題,如"知青理想主義的質疑與爭議"、"知青懺悔意識的質疑與爭議"、"知青話語權的質疑與爭議",這樣的處理方式,跟一般文學史體例大不相同。

這門課開始是為研究生開的,也開放給大學部高年級同學外校研究生修讀。我第一次開課,就有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淡江大學的博士生與碩士生去旁聽。後來,我也將這門課放到學校的通識中心,開放給其他院系的大學生修讀,這樣,修讀的學生人數逾百。

由於臺灣的研究生與大學生對大陸當代的歷史與文學接觸很少(有的甚至是空白),我上課的內容安排儘量有條理,簡潔明了;上課時,也更多利用歷史照片、圖畫、影片(紀錄片與故事片)、歌曲等聲像資料。比如介紹知青前後思想變化,我就利用官方知青歌曲與知青自創歌曲進行比較。對大學生,我更多利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對研究生,則更多引導他們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總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更多瞭解知青的歷史、文學與文化,由此,也更進一步瞭解、關注大陸的歷史、現狀及未來。

在凯迪和老三届春秋与更兄有过交流。更兄好文字。但人也疏狂。

TOP

      知青是被耽误了的一代,像作者教授级的人物实在是太少了。邓贤这样的作家也是不多的专写知青的作家。在被荒芜的知青年代过来的人还能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人,令人敬佩。

TOP

回复 2# 旧山河

是“更的的”吗?读过他的文章。不错!

TOP

回复 2# 旧山河 是“更的的”吗?读过他的文章。不错! 哥巴 发表于 2011-10-7 14:14

 

对,是他。只是后来与那里几位网友闹矛盾,走了,后来就去了凯迪,不想我也就在这两论坛玩,所以又遇上了。

TOP

回复 1# 哥巴

 

    知青文学,一个扯不清的话题。这分门别类教习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知青作为一个群体,虽然属于当时同一个社会层面。但层面里面的结构又不尽相同。譬如农场青年,插队落户青年,真的读过几年书的青年,腹无点墨的社会青年等。这些人中都有人在文学创作方面进行过尝试,可着重点并不太相同,呼声也各有侧重。

 

文章为率性之作,得失在一笑之中。
惟愿遇见的你是睿智的

TOP

佩服你,能发这么好的帖子,厉害













偏向 可是他 http://www.scpx.org.cn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