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摄,一路欢欣,拍不尽的风光,赏不完的美景。当然,要说体验风情最浓的还是在恩和。“恩和”,一听就舒服,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多温馨啊!而此处所说的“恩和”是一个乡镇地名,是我国小有名气的俄罗斯民族乡——恩和。
恩和乡坐落在宽阔的山谷间,得尔布尔河的支流——界河浅浅地淌过她的身边,弯弯的河道形成一片静静的湿地。远远望去,绿野之中有一金色的圆顶教堂,周围的房屋均为原木垒建,铁皮盖着屋顶,门窗的边框精雕细刻,再用绚丽的油漆喷刷,像是童话世界的彩色积木,人称“木刻椤”。这里,家家户户用木栅栏围成庭院,院内蔬菜葱绿,花木繁茂,生机勃勃。
漫步街道,随处可见高鼻梁、蓝眼睛、黄皮肤、黑头发的村民,他们热情好客,远远见到你,便会对你微笑致意。如果与他们交谈,便可听到他们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据说,这个民族是清末民初时,中原“闯关东”和修筑中东铁路留在边境的中国劳工与越境居住的俄罗斯群众杂居后,由华夏男人和俄罗斯女人繁衍出的人类族群,这便是恩爱和睦的结晶。
我们下榻在“俄罗斯族家庭游”的曲燕家。曲燕是位年轻的女主人,她的俄罗斯名字叫娜佳。一进她家,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院子宽敞整洁,厨房、洗手间、桑拿室和住房一色的木刻椤。卧室、客厅和餐厅铺着浅色的地板砖,窗户上悬挂着白色的挑花纱帘,客厅摆放的君子兰、海棠、月季花,像主人一样热情怒放,给人以洁净、典雅、舒适的感觉。
曲燕的妈妈叫刘桂芳,俄罗斯名字叫安娜,今年64岁,是位豁达健谈的老太太。安娜一边为我们张罗,一边陪我们拉家常。大家立马看上了安娜那热情可人的形象,相机镜头对着她“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安娜表情自若,听任大家的各种摆布。其实她是见过世面的人,1993年安娜还在满洲里的一家公司当过翻译。
此时,我突发奇想,在学校学了5、6年的俄语,几十年没派上用场,现何不与安娜用俄语对对话,也验证一下我的所学!于是瞅准机会,用俄语与安娜交流一些日常生活用语,还给她背诵所学的课文,安娜完全听懂了我的俄语,她爽朗地笑着和我对话,不停地伸出拇指:“哈拉说,哦庆哈拉说!”(“好,很好!”)。
距晚餐还有段时间,我们放下行装,来到村庄的界河边,欣赏草原湿地风光。只见一队队骑着高头大马的游客,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灵气。在女儿的鼓励下,我也平生第一次登鞍上马,体验草原骏马的滋味。在马主人“恩和小高”的带引下,我默默地琢磨,专心地体验着他所教的骑马要领。小高师傅见我在马背上从容安稳,连忙夸我骑马有悟性,待马慢走了数十米,便对我说:“来,干脆咱们试着跑一段吧?”我欣然应允,就这样,跟着他的马在草原上奔跑起来。嘿,那种在马背上颠簸的感觉还蛮有点策马扬鞭的潇洒劲儿!伴随着有节奏的马蹄声,我兴奋地放开嗓门吼唱起来: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晚餐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刚刚结识的马伙伴。回到曲燕家,餐桌上已备满了菜肴,只见安娜换了一身节日盛装,为我们端来她亲手制作的列巴、奶茶和蓝莓酱。我们第一次享用着俄罗斯风味饭菜,一面品尝,一面赞许,安娜也高兴地舞起来为我们晚餐助兴。
哇塞!那种氛围,那种感觉,真比住星级酒店还带劲!
沿途风光——一路行摄,一路欢欣,拍不完的风光,赏不尽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