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VIP
TOP
顾月影 当前离线
老童
头衔: 知青元老(老童)
似曾相识兄弟不错,说的头头是道。难怪是与你似曾相识啊!
写为“打非究"是为了取准湘乡土音,其字面意义应该写为“打飞脚”或“打飞走”。形容让脚上插翅膀,去办急事。“打”为地方习惯动词,动宾短语。土语加上土音,不对这地方语言熟知有点难猜。我也是瞎蒙,望拍砖!
例造句:“他走了好久了,你打非究也追不上!”
呵呵 当前离线
头衔: 超级版主
乡音 (乡音)当前离线
昵称: 乡音头衔: 超级版主
我是正宗湘乡城里人!首先谢谢大家对湘乡话的关注
呵呵叫我来看看靖县朋友出题和答题的朋友的帖子,我很高兴, 因为几个月来没有这么开心地玩来了
回复 56# 顾月影 老吴哩市山枣滴 ... 寒乡 发表于 2011-9-22 20:35
湘乡十里不同意 老屋里是山枣的山字就与城里的发音有较大的区别
先问好老屋里的老乡
回复 61# 似曾相识
凭你对湘乡话的解释 还真似曾相识了。
实际上“究”如果用普通话读出来,像宁乡话,不太像是湘乡白话的“脚”,湘乡白话的“脚”更适合用“多”字音第二声来表示。
从文字上翻就是(你即使是)“打飞脚”(跑,也追不上了)。
回复 62# 顾月影
你的分析 不错
回复 42# 顾月影
回复 41# 楚风
二位有一个字翻得不对: 湘乡话里,不管城乡都是“买 卖”不分,统通用“买”字,所以这句话应该用买而不用卖之是一
笔和逼都不合湘乡音,倒是B字母非常近似。
湘乡市井旧时此话是口头语,与亲近的平辈或者晚辈说话,会时不时的带出来,但与长辈说话时是绝对不能这样的。一般书香人家也是不会说这口头语的。
“姨里果的哪!蛤切不切哪!” 湘乡话,网上冒得的,“切”读去音,试看谁能翻译? ... 雨后斜阳 发表于 2011-9-18 23:03
听得出来,斜阳这话不是湘乡话,倒像是宁乡话。湘乡话开头三字会这样说:“么夹搞”“姨里果”是宁乡话专利,“果”是株洲话助语
回复 14# 楚人
下次见到楚人 一定用湘乡话和你聊
晓泛 当前离线
制造快乐的人!
头衔: 知青元老(制造快乐的人!)
听得出来,斜阳这话不是湘乡话,倒像是宁乡话。湘乡话开头三字会这样说:“么夹搞”“姨里果” ... 乡音 发表于 2011-9-23 10:38
乡音姐是正宗的湘乡人,谁都别想蒙她!
热烈欢迎乡音姐的参与,来当指导老师!
雨晴 当前离线
守望者
头衔: 知青元老(守望者)
哈哈,终于来了正宗的了,乡音姐,你也出几句湘乡话让我们猜咯,蛮好玩滴!
保证不去找“西服”探底,你出题,大家猜,好不?
来了真神该让道。
不过,湘乡因区划变化多次,加之人口流动带入的语音学变化更是复杂,难以有个什么稳定的标准。所以建议乡音小姐妹不如出点有趣的湘乡语音话题考考,锻炼我们这些湘乡话的学生,热闹气氛。
回复 42# 顾兄:湘乡话的“打非究”可能是“跑”的意思吧。因为在长沙 ... 似曾相识 发表于 2011-9-22 23:44
似曾相识的解释头头是道,看来你对湘乡话很有研究!
来几句你们不能翻译的湘乡话: 釀唛陛滴治卿华升紫,揩 ... 寒乡 发表于 2011-9-22 07:45
釀唛陛滴治卿华升紫,揩嗯阿香香银迪丸效,布德好丝!
这句话是骂人的不啰?
请乡音姐用长沙话翻译一下。
来了真神该让道。不过,湘乡话区划变化多次,人口流动带入的语音学变化更是复杂,难以有个什么标准。所以 ... 顾月影 发表于 2011-9-23 12:43
顾大人真是深山道人,您在山中方七日,不知世上已经几千年,乡音小姐已经成了白发老奶奶!
人口流动对于湘乡人,不是如今才发生的,皆因湘乡地少人多,故历来湘乡人外流打工的不少,所以好多地方才会有如长沙一样,出现了半湘街等。
如今的老城话 也因为城里人往外走,四面八方湘乡乡里的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进城而在不断变化着。
送个视频给你也给大家
这里面的女孩是个湘乡人,但不是正宗城里的,她说的是湘乡栗山农村话。但已经让人乐了。最出采的是朗诵徐诗。
我惊奇如今的孩子之胆大、之开放,这是当年的乡音小姐们不可比的。
回复 72# 雨晴
回复 71# 晓泛
二位妹妹就别笑话我了。
什么时候见面 我会用湘乡话和你们玩的
回复 76# 晓泛
楚人已经翻译得不错了。我回复了楚人的
回复 75# 晓泛
“老吴哩市山枣滴”即 老家是湘乡山枣的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