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座”拜读善壎大哥《说说旧体诗》,似有所悟,斗胆啰嗦了几句作为礼貌回应。事后却自感赘言弄斧而有点忐忑。没想到陈老师竟包容勉励说:这帖子可“自成文章"。以陈老师风范来判断,这句评语不会是客套戏言,拙帖也不全是废话妄语。把这帖子从茶座转江永版,与更多喜欢律诗的朋友交流,或许于人于己都会有所裨益。
未经禀告,不宜擅转陈老师原帖,敬请谅解。
陈老师一席话,把人很难想透说明的,说得如此轻松平易、透彻明了。真好!
受老师说诗启发,也学舌谈点体会:
真心喜欢诗,就可以读诗、赏诗、学诗、作诗。
古诗、新诗、土诗、洋诗、快板诗、打油诗、儿童诗……“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皆可成诗,而无病呻吟、生搬硬套则不成其诗。
诗体不少,学诗、作诗可视情而为、慎择所宜。样式和意韵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就可望基本“得体”。
旧体诗,又称“近体’或”律诗”,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唱起来动人,比其他体裁更富乐感,缘于讲究合仄、押韵、对仗……等基本法则,也就是“格律”。
完全漠视或恣意违背格律所写的诗,难称律诗。不想受格律约束完全可以另择体裁,最好不要把不伦不类的“诗”轻慢地充作“古风”而有悖文理。
反过来说:舞文弄墨、冗辞赘语、 油腔滑调、华而不实之作,即使表面合仄押韵、貌似对仗工整,也难入律诗,更不是真诗,仅勉强可称“韵句”而已,也就是善壎老师揭示的、实不足取的“伪诗”。
懂诗不易,写诗更难。粗浅心得 权当引玉吧。
谢谢善壎老师!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