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大围山知青尚久铁(五)

大围山知青尚久铁(五)

(杨志翔)

========

(接上帖)

    宣传队共计12人,11个人是演员,全部是公社范围内喜爱文艺之知青,我的任务是联系演出之地点和安排生活,舞台是各大队用门板拼揍而成,照明全部是马灯,剧埸就是各个废弃之祠堂、祖庙或者大队部,观众就是社员群众。他们热情极了,自已大队演出看,别大队演出也跑去看。因此节目必须翻新,否则,真正对不起社员之热诚。演出前晚餐至少四个菜,而且必定有肉,肉是社员们自已还舍不得吃的新鲜肉,演出后还有一碗鸡蛋面,姑娘小伙子们当然高兴,真正希望天天有演出。两个小时之节目,有歌有舞,有朗诵,还有三句半。导演、编剧、编排全是尚久铁一个人,舞蹈节目他是主跳,唱革命歌曲他是领唱和指挥,因节目还算精彩。

 

    宣传队之足迹踏遍大围山的四个公社,近50个大队,其中舞蹈节目“洗衣歌”“逛新城”“浏阳河”去浏阳县城会演还列前茅,“逛新城”获舞蹈第一名,尚久铁那潇洒的舞姿确实不同凡响,他不想出名还不行。因此,他成了大围山知青名人,大围山的农民和知青不认得尚久铁的是假的,当时的大围山交通闭塞,简易公路仅通到东门,离白沙公社15华里,此15华里是只能过土车子的大路,文化生活贫乏,一个专业剧团的舞蹈台柱子在此地演出,俊美的舞蹈动作清晰地印在农民的脑海之中。

 

    久哥好胜,事事争强,他手握砌刀象泥匠,拉把锯子。斧头象木匠。但究竟是演员出身,不适应高强度的劳动锻炼,但他偏不服输,与同队社员比狠,从东门挑石灰160斤回生产队,路程为23华里,谁先到为胜,结果久哥不仅后到2个小时,而且闪了腰。

 

    1967年上半年,腰部负伤之久哥回长沙治病,一去杳无音信。1968年3月,党中央号召返城知青一律返回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广大知青陆续返回公社。但知青因离乡时间太长,没有工分也就没有口粮,党中央按人头每个知青按月发补偿费9元,每人发叁个月,口粮指标90斤,拨粮款当天,公社挤得水泄不通,一是因公社办公地方本来不大,二是200多知青一齐到来,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久违的尚久铁因已在长沙结了婚而为众所关注,久哥身穿一套半旧黄军装,解开上衣,金属护腰格外醒目,胡玉泉主任(原为社长)关切地问他腰好了没有,并问他为什么没有带爱人来围山,久哥讲:“我真不想结婚,但被她缠着没有办法,我在省附二医院住院治疗,刘护士待我太好,待奉汤水,温情脉脉,她拿国家工资,吃国家粮,还不嫌弃我,我被她感动了。胡社长你一个人是过来人,跟这些知青讲,他们听不懂。我想丢也丢不脱了,只好结了婚。她为了我,愿意到大围山医院来工作,大围山医院如需要,我这次回来就是来办接受手续的,到时候一定送给领导看。”

 

    话刚讲到这里,发放钱、粮的办公室却发生了大骚动,胡主任带着我和久哥急忙越过堂屋跑到办公室,那里早已挤成一堆,工作人员和知青正在对骂,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我们制止了对骂和紊乱,问清了发生争吵的原因,原来发放粮、款必须有领取人签字盖章,关键是没有一个知识青年带了私章,白沙公社街上唯一一个刻章的师付去了浏阳县,据他家人讲最迟需5天返回。钱、粮无法发,知青等着用,胡主任一时无法解决,准备召集公社革委会留办人员开会研究对策,久哥却对胡主任讲,“我帮大家刻,不收费。”

 

    他到食堂菜土上随手扯了几个白萝卜,洗去泥巴,用菜刀将萝卜切成方条,开始用小刀刻章,并且反复声明只能用一次,大家小心使用。结果,久哥只用了十几个的萝卜,刻了200多个私章,胡主任悄悄对我讲:“真是了不得的人才,可惜不走正道!”

 

(末完待续)

了不得的人才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回复 1# zqw事务长  照片中左起杨志翔、尚久铁、曾斌福。

DSC_3405-0.jpg (94.27 KB)

DSC_3405-0.jpg

扎根荒漠敢称王,哪怕风沙日日狂。
炼就身躯坚似铁,三千岁月看胡杨。

TOP

是个人物啊!

TOP

用一句现时的流行语来说;志翔先生还真是尚久铁的“铁杆粉丝”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