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5# 犟牛
长沙志愿者郑鹏
说到这位郑鹏,我要多用些篇幅。其实他不算是“老兵之家”的正式成员,其实他也是一位年满花甲、已经退休的老知青(下放地是湘阴,不知道超版淮羽是否认识他)。他只能算“老兵之家”的一名编外义工,因为爱好摄影,“老兵之家”一有召唤,他就背上沉重的摄影包出发。他对于我们认识的黄埔抗日老兵甚至比我们更熟悉、更亲切。我和他也是第一次见面相识,看着他跑前跑后、忙上忙下,为了找位置,他常常不得不把自己置于烈日的烤灸之下,满头大汗。
他告诉我,他不参加任何组织,但愿意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不要任何报酬。他有时间看看网页,但从不注册更不发帖跟帖,也没有QQ和邮箱。当我提出希望他把他拍摄的照片给我,他爽快地说“我去你家,全部拷到你电脑里”,我问“我家住在很远的星沙,不会耽误你很多时间吗?”他回答到:“没关系,反正我回去也没别的事,就是游泳。”到我家考好照片,连茶也不喝一杯、西瓜也不吃一块,他就起身要走。我把他送到501的起点站,他就登上公交车离去,留下一路烟尘。我的帖子里部分招照片就是他的作品。
巧的是,交谈中我得知他的老家在金井,老家金井又姓郑,莫不是我母亲的族人?仔细一问,果不其然,他竟是郑家溉的孙子,也就是我不出五服的表弟。
听母亲说起过郑家溉,那是位前清翰林、饱学之士,著名的书法家,我们郑氏家族的骄傲。1944年抗战时期,因为不愿屈从日本侵略者担任长沙维持会长之职,投塘自尽以全名节,日寇发现后向塘里乱枪扫射,中弹身亡。抗战胜利后被尊为“烈士”。我的外公是他的堂弟,祖传行医,抗战时是四路军的军医,在淞沪战役中出生入死,回家后吐血而亡。
他走后,我从互联网上搜索到有关“郑家溉”和“郑鹏”的内容,郑鹏原来还是位收藏家。令我敬佩的是,他感叹缺钱不能把爷爷的作品收藏回来,却毫不犹豫地为救助抗日老兵多次捐款。郑鹏,我的好表弟,你是我的榜样,后会有期!
郑家溉
郑家溉(1871-1944),抗日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人,1871年生。曾在清翰林院供职。
他以书法著名,早年专习颜真卿、怀素,后学黄庭坚,遍涉名家,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亦曾精心研究宋代辛弃疾的词章,崇尚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对晚清以来中国日趋衰落,生灵涂炭的局面十分关注和忧虑。在长沙天心阁撰联:“此阁巍然,为全省观瞻所系;世乱久矣,是一隅来复之机"。在岳阳楼撰联:”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惟把酒;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瘦满目一登楼"。这著名植联,体现了作者满腔热忱地希望国家和民族能山河重整,百废俱兴。
1934年,伪满洲国妄图网罗一批清末遗老为日军服务,他毅然率领全家离开北京,辗转返回长沙定居。1944年日军大肆侵犯湖南,他避难湘乡。当时日军妄图在占领区中物色一批有名望有地位的中国人组成维持会,找上他,既以高官厚禄相诱,又进行威逼。他断然拒绝,自知日军不会轻易放手,便纵身跳入池塘自尽,被日军发觉后,又遭乱枪射杀,时年73岁。
这壮烈的爱国行为,当时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徐特立在延安指出:“长沙翰林郑家溉拒绝日本帝国主义维持会的职务而遭屠杀,以死完成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抗战的过程中,在野的前清时代的士大夫也兴奋起来了,这就是四万万人反屠杀愤怒中的新产物。”
郑家溉的书法
郑鹏收藏的郑家溉爷爷的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