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学而优则仕〞到〝读书无用论〔行行出状元〕〞的怪圈

;                                      〝  学而优则仕〞到〝读书元用论〔行行出状元〕〞的怪圈                                         

       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文化人,不管什么出身,只要是有点文化的人能为我所用,统统纳入,委以重任〔干部身份〕。而且社会也普遍扫盲!国家花大力气筹建各级学校!我父母都是解放前的大学毕业生,很幸运双双荣任国家干部。到五七年反右〔父母榮幸未遭厄运〕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读书无用论〔行行出状元〕〞成风,也就产生了知青这个特指阶层和其它劳动行业青年,很少有青年响望〝臭老九〞的身份!文化大革命结束,又是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需要知识人才!国家恢复高考〔我也成了幸运儿〕,平反右派,大力宣传〝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社会上到处都是〝外语角〞,一片朗朗读书声,函大,业大,电大象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上遍地茁壮成长!有的重点大学还召了少年大学生班!国家还出面搞了个〝希望工程〞!这时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工作单位接纳而且有干部身份〔我还有幸纳入了〝第三梯队〞〕!到二千年左右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洋垃圾〞出现了,中专学校变大专学校,大专学校升为大本学校现象在中国大地普遍存在!再加之近几年大学扩召,学厉前面又冠以〝全日制〞!又加之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双向选择〞,有的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有的当推销员,有的当......。青年中厌学情绪徒增!读书乎?不读书乎?老百姓又面临选择,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一点那个呢?

回复 1# 要得呢

学而优则仕,带有读书做官之意。

我认同行行出状元。

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平民教育。这个发展方向并没有错。只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推进,大跃进式的发展不可取。

大学生太多,超过社会需要,以致大学生愿当掏粪工,这是一件大坏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如果高层次的人要到低的社会层找饭碗,这个社会就出问题了。因为低社会层次的人就会无路可走,于是只能去偷、抢(不是原话,是大意)……

 

TOP

教育领域的“怪圈”是因为我国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里反反复复出现“怪圈”而造成的。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深思。

TOP

   我认为,搞教育应该像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出类拔萃的众多球星,即在推行全民12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片面的“精英教育”不可取,到时候就会出走国外,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教训还少吗?

TOP

     读书是否有用,这要看国情,也就是说,教育要根据国家的需要来发展。国家需要人时,小学生都有大用,我大姐就是刚建国时的小学生,可她却从普通小学教师当到小学校长;60年代左右就有很多中学生教中学,当时的二中(长郡)就有很多这样边学边教的只有中学学历甚至连中学学历都没有的老师……

   可现在读书的多了,学历都高了,硕士研究生想教小学,博士生想挤进大学难于上青天……就业也就更成问题。读了书的尚且如此,那些没读什么书的就可想而知了。

   可虑的是就业难在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怪圈——即读书的人越多,就业就越难;就业越难,读书的人就越多!

   其所以形成目前这种境地,首当其冲就是我们国家把教育当成了一种产业。教业不再是为提高人民素质服务,教育跟国民经济发展失调,教育已堕落成捞钱的工具。在这个前提下教育必然泛滥,读书的人亦必然泛滥,如此发展下去,将来博士生恐怕想教小学都难了……

   你想,长此以往,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能不乱吗?

TOP

感谢哥巴兄、五九兄、长乐兄、阿迪兄对教育怪圈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给予我的启迪!因为对我孙輩们的培养教育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宝贵見解。

TOP

回复 5# 阿迪

    一个国家要发展,教育应当发展甚至超前发展。只是我们国家教育的问题不是发展太快太超前,而是结构不合理。由于要升官发财就得读大学(提拔有学历要求),所以只要出得起学费,人人都想挤那条独木桥,大学一扩再扩,还是供不应求。而职业技术教育却倍受冷落。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是极为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
    另外关于教师,“要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高学历的人教小学,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坏事。例如读《毛泽东传》,就可知当年湘乡东山学校,即有小学老师是留学生(今天的说法就是海归)。也看过一位老者的文章,说他在邵阳乡下读小学时,校长(兼教师)是留学日本的。可见民国时期留学生教小学并非绝无仅有。不过,当年留学生在乡下教小学与今天的博士想进小学当老师、大学生愿当掏粪工的动机应当是不同的。某报披露过愿当掏粪工的大学生一句真话:不是想掏粪,而是想掏编制。这些愿当掏粪工的大学毕业生,想必缺个好爹,又想进入体制内,只好降低身段。
    民国时期即有留学生教小学,可见当年中国的教师队伍水平不低。后来为什么发生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唯一的理由是先前的那些老师政治上不合格了,被赶下了讲台甚至被剥夺了生命。因此不得已,出现了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的现象。虽然许多资格不足的老师经过努力成了教育专家,但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仍是不合理的做法。

TOP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精英培养是我国教育可借鉴之处!数学家华罗庚是没有高学历的,自学成才,但这条路比较艰辛。谢谢哥巴兄的商讨!我只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在我们国情的现实情况下,为孙輩们的读书问题找到一个努力的方向。曾记否?我们年轻时,流行的一句话:初中生门角里扫得一撮圾!现在是:大学生门角里扫得一撮圾!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