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耕云播雨先生的厚爱。感谢你能为“知青桥”而激情赋诗。
包括牛哥和家园东方在内的熟悉的或者还不熟悉的朋友都在《见证张坊的知青桥》一文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和“楼主”,我是应该对大家表示谢意的。但是是我没有。并非我不懂礼数,而是不想顶起与自己有关的文字。
今年五一,我和几位知友到了浏阳,在海燕和甜蜜的笑的下放地游玩时。他们的一位长期做乡镇企业工作的老农民干部乡亲问我做什么工作?我笑答:我是搞乡镇企业的。
如此作答,一是拉近与提问者的距离,二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众所周知,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队为基础”。如此说来,我一“参加工作”,就在集体单位。下乡四年整,没有见过,听过有关我的丁点招工信息,自然,招工表是什么样子都不晓得。(能够到乡里招工的都是“全民”的。)
病退回城后,按政策,进的又是集体所有制的区办企业,尽管也正儿八经地经株洲市机械局人事科审查定干,也是“集体干部”。直到退休。
一世草民,还非“国有”。地位身份无从谈起。
然而,小镇的百姓,小镇的官员给了我殊荣:不仅题写了桥名,还留下了名字。确实不同凡响,制造这不同凡响的非张坊的地方官莫属。
无论是《见证》还是《后面的话》,我都是想表达这样一个心声:
历史如果能够记住知青,历史更应该记住那些能让知青不被遗忘而做出贡献的人。
我没有将《见证张坊的知青桥》共6集发到茶座来,是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而把短文《后面的话》帖到“茶座”,是想告知“天下知青”:张坊有座知青自己的“知青桥”。
实在不想跟帖,那又太不礼貌啦。在此谢过所有关注《知青桥》的朋友。(包括浏阳家园的朋友)
|